- 陈琳;周利;吉旭;
针对催化裂化过程复杂的时空特性,提出了一种结合时间卷积网络(TCN)、注意力机制和反向传播网络(BPNN)的深度学习建模方法,用于预测催化裂化的产品收率。首先利用TCN对过程时序数据进行深度信息提取,其次利用注意力机制来自适应地捕捉时序过程中的时间权重,以增强模型的信息提取能力,最后利用BPNN将提取后的信息关联到产品收率。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将其应用于实际的催化裂化生产过程,分别预测5种产品的收率,并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最高的预测精度,其决定系数(R~2)均超过0.95,说明该方法能很好地适应于不同产品收率的预测场景,可为催化裂化工艺的在线控制与优化提供支撑。
2023年04期 v.38;No.201 94-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7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4 ] - 问晓勇;赵倩云;叶亮;刘利峰;张燕明;王文雄;闫健;
为满足深层页岩气储层压裂施工对压裂液性能的要求,以丙烯酰胺、刚性基团阳离子单体和N-乙烯吡咯烷酮为原料复配了一种高效耐温抗盐型降阻剂GHR-1,并结合助排剂和黏土稳定剂,形成了一套适合深层页岩气储层的耐温抗盐型滑溜水压裂液体系,对其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滑溜水体系的防膨性能、表面张力、pH值、运动黏度、残渣含量以及与地层水的配伍性等基本指标均满足行业标准要求。体系的耐温抗盐性能较好,在最高温度为140℃或者矿化度达到204.8 g/L时,滑溜水的减阻率仍能达到70%以上。体系对目标区块页岩储层岩心的基质渗透率伤害率低于10%,具有较好的储层保护效果。耐温抗盐型滑溜水压裂液体系在NX-1井成功进行了现场应用,施工过程中滑溜水压裂液性能比较稳定,现场减阻效果较好,测试产气量达到了42.35×10~4 m~3/d,压裂增产效果较好。
2023年04期 v.38;No.201 104-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8 ] - 郭程飞;王勃琛;石彬;张天龙;王超;
在严苛的油藏条件下,改善泡沫驱能进一步提高采收率。针对改善泡沫性能主要提高稳定性,而未充分考虑发泡性及油层适应性的问题,开展溶液黏度对聚合物强化泡沫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阴离子长链疏水缔合聚合物PAAO-1浓度的增加,聚合物强化泡沫的发泡性减小、稳定性增加;受溶液黏度影响,聚合物强化泡沫临界发泡渗流速度高于不含聚合物的泡沫;在均质岩心中,聚合物强化泡沫提高采收率受渗流速度影响较大,而在非均质岩心中,聚合物强化泡沫提高采收率更高。聚合物强化泡沫适应于非均质严重的油层条件,不含聚合物的泡沫适应于油层深部调驱和均质油层条件。本研究为现场合理选择泡沫体系、精准实施改善泡沫驱方案提供了依据。
2023年04期 v.38;No.201 112-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5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1 ] - 张鹏;孙毅平;丁建朋;李保平;李霄;黑亮;
针对柴油或白油基钻井液环保性能较差以及存在安全风险等问题,以生物柴油为基液,通过研制相应的乳化剂、改性有机土和降滤失剂等主要处理剂,研究出了一种环保型生物柴油基钻井液体系,并对其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环保型生物柴油基钻井液体系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能和稳定的破乳电压,高温高压滤失量低于5 mL,并且具备良好的润滑性能和抑制性能;该钻井液体系具有良好的抗淡水、NaCl、CaSO_4和岩屑污染的能力;此外,钻井液的生物毒性较低,EC_(50)值大于25 000 mg/L,环保性能优良;环保型生物柴油基钻井液体系的综合性能优于常规生物柴油基钻井液。现场应用结果表明,Z-11井三开井段使用环保型生物柴油基钻井液体系钻进,不同井深的现场钻井液性能稳定,可以达到较高的机械钻速,摩阻、扭矩以及钻井周期等工程参数均明显低于使用水基钻井液的邻井,现场返出钻屑中的毒性物质含量低于国家标准要求,不属于危险固体废弃物,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023年04期 v.38;No.201 119-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8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0 ] - 陈景辉;郭毅;屈撑囤;杨博;
收集整理了中国33个省会城市(除中国台北)的表层土壤6种重金属(As、Cr、Cu、Pb、Zn和Cd)含量。针对城市土壤重金属含量数据的模糊性和评价参考标准选择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将三角模糊数理论引入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领域,对其含量和评价标准进行表征,结合地累积污染指数法,建立了基于三角模糊数的城市土壤污染评价模型,并采用该模型评价了中国省会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域中6种重金属污染的总体水平较低,均属于轻度和偏中度污染水平,按污染程度由大到小的排序为:Cd>Pb>Cu>Zn>Cr>As。其中Cd的评价结论模糊性较高,表明其可能存在局部性污染,应该引起重视。与确定性模型评价相比,该评价模型较好地弥补了确定性评价模型的不足,评价结论更加准确、全面、合理,能较好地反映研究区域的重金属污染状况。
2023年04期 v.38;No.201 127-135+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2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5 ] - 吴浩;姜怡;许慧华;李赓;石东坡;
采用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20)与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TO-5)复配体系中,由于TO-5的存在会对OP-20的吸光度及临界胶束浓度(CMC)产生明显影响,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为此以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为掩蔽剂,来消除TO-5产生的干扰。虽然TO-5在250~350 nm范围内无明显吸收峰,但是TO-5能增强OP-20在275 nm处的吸光度,并且还可以显著降低OP-20的表观CMC。当水溶液中TO-5的浓度分别为0.20 mmol/L和0.30 mmol/L时,OP-20的表观CMC由0.279 mmol/L分别降低至0.265 mmol/L和0.234 mmol/L。研究结果表明,加入HP-β-CD后,0.20 mmol/L OP-20及其在0.20 mmol/L TO-5溶液中的吸光度分别为0.264和0.262,变化幅度仅为0.76%。研究结果还表明,HP-β-CD具有阻碍OP-20形成胶束的作用,Job's实验表明HP-β-CD与OP-20按摩尔比1∶1进行包结,加入HP-β-CD后,紫外光谱法能够准确检测OP-20/TO-5复配体系中OP-20的含量,回收率为99.17%~99.97%,TO-5的干扰显著减小。FT-IR和~1H-NMR的实验结果表明,OP-20进入HP-β-CD分子内腔之中形成包结物,是HP-β-CD消除TO-5对OP-20的紫外光谱干扰和阻止OP-20形成胶束的根本原因。
2023年04期 v.38;No.201 136-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9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6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