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地质与勘探

  • 鄂尔多斯盆地榆林—绥德地区山2段天然气运移动力探讨

    王晓梅;赵靖舟;姚泾利;周锴;

    为了探讨鄂尔多斯盆地榆林—绥德地区山西组山2段天然气运移动力和天然气分布之间的关系,通过真实气体状态方程求取典型井的生烃膨胀力,结合地层破裂压力系数确定烃源岩层古压力。依据砂岩包裹体恢复的成藏时期古流体压力为储层古压力,通过计算源储剩余压差分析天然气的运移动力。研究表明:陕142井上古生界由于生烃膨胀,煤层的古压力系数达1.93~1.96,可使煤层破裂;研究区山2段源储剩余压差平均5.99 MPa,源储剩余压差和含气饱和度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性;该区山2段天然气在源储剩余压差作用下从烃源岩垂向运移至致密储层,具有就近聚集成藏特点。

    2018年01期 v.33;No.168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8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鄂尔多斯盆地榆林—绥德地区山2段天然气运移动力探讨

    王晓梅;赵靖舟;姚泾利;周锴;

    为了探讨鄂尔多斯盆地榆林—绥德地区山西组山2段天然气运移动力和天然气分布之间的关系,通过真实气体状态方程求取典型井的生烃膨胀力,结合地层破裂压力系数确定烃源岩层古压力。依据砂岩包裹体恢复的成藏时期古流体压力为储层古压力,通过计算源储剩余压差分析天然气的运移动力。研究表明:陕142井上古生界由于生烃膨胀,煤层的古压力系数达1.93~1.96,可使煤层破裂;研究区山2段源储剩余压差平均5.99 MPa,源储剩余压差和含气饱和度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性;该区山2段天然气在源储剩余压差作用下从烃源岩垂向运移至致密储层,具有就近聚集成藏特点。

    2018年01期 v.33;No.168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8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英买9区块断层与剩余油配置关系研究

    王孝彦;成荣红;汪斌;王勇;刘艳;胥珍珍;吴蜜蜜;王涛;宋静波;孟令烨;吴全鹤;赵紫桐;

    针对塔里木盆地英买力地区白垩系地层断裂发育的特点,利用断层分段生长的原理,研究分段生长的断层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结合最大断距相减法确定英买9区块白垩系巴西改组8条断层的分段生长情况,预测断层边部油气分布的有利区域。研究认为,英买9区块在局部应力场作用下,早期形成的先存裂缝会沿着滑动面开始活动,逐渐形成具有一定断距的小型断层,断层在分段生长点处的抬升或沉降幅度要比周围小,河流会携带沉积物经过上升盘分段生长点,向下降盘断层分段生长点处汇集,是局部构造高部位形成的重要原因。

    2018年01期 v.33;No.168 7-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6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英买9区块断层与剩余油配置关系研究

    王孝彦;成荣红;汪斌;王勇;刘艳;胥珍珍;吴蜜蜜;王涛;宋静波;孟令烨;吴全鹤;赵紫桐;

    针对塔里木盆地英买力地区白垩系地层断裂发育的特点,利用断层分段生长的原理,研究分段生长的断层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结合最大断距相减法确定英买9区块白垩系巴西改组8条断层的分段生长情况,预测断层边部油气分布的有利区域。研究认为,英买9区块在局部应力场作用下,早期形成的先存裂缝会沿着滑动面开始活动,逐渐形成具有一定断距的小型断层,断层在分段生长点处的抬升或沉降幅度要比周围小,河流会携带沉积物经过上升盘分段生长点,向下降盘断层分段生长点处汇集,是局部构造高部位形成的重要原因。

    2018年01期 v.33;No.168 7-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6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准噶尔盆地沙南油田原油来源分析

    何俊波;陈世加;吴炳燕;张竞月;李勇;黄海;

    为了明确沙南地区原油的来源,采用全烃地球化学方法,分析准噶尔盆地沙南油田的原油各项地球化学指标,并进行油源对比。研究认为沙南地区原油碳同位素较轻,与二叠系烃源岩抽提物的碳同位素一致。轻烃庚烷值和异庚烷值整体较高,原油属于典型的成熟—高成熟阶段产物;甲基环已烷含量小于50%,原油母质类型以腐泥型为主。原油姥植比(Pr/Ph)在1.10~1.67,是典型的还原环境下的产物。综合原油的物性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沙南地区与三台—北三台地区原油来自于同一套烃源岩,主要为二叠系烃源岩成熟—高成熟阶段的产物,与沙北地区存在差异。

    2018年01期 v.33;No.168 15-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5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准噶尔盆地沙南油田原油来源分析

    何俊波;陈世加;吴炳燕;张竞月;李勇;黄海;

    为了明确沙南地区原油的来源,采用全烃地球化学方法,分析准噶尔盆地沙南油田的原油各项地球化学指标,并进行油源对比。研究认为沙南地区原油碳同位素较轻,与二叠系烃源岩抽提物的碳同位素一致。轻烃庚烷值和异庚烷值整体较高,原油属于典型的成熟—高成熟阶段产物;甲基环已烷含量小于50%,原油母质类型以腐泥型为主。原油姥植比(Pr/Ph)在1.10~1.67,是典型的还原环境下的产物。综合原油的物性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沙南地区与三台—北三台地区原油来自于同一套烃源岩,主要为二叠系烃源岩成熟—高成熟阶段的产物,与沙北地区存在差异。

    2018年01期 v.33;No.168 15-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5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页岩气绝对吸附量转化新方法

    陈花;关富佳;丁康乐;辜清;胡海燕;赵辉;

    为了弄清引起基于过剩吸附量的气-固超临界实验吸附等温线表现出极大值后下降现象的原因,在分子动力学原理的基础上,应用分子模拟方法,模拟了超临界甲烷在不同温度下0~50 MPa压力范围的分子密度,并结合单分子吸附理论对"过剩吸附量"和"绝对吸附量"进行了转换,并提出适用于临界前后大压力范围的转化方法。结果表明:分子模拟的密度结果与美国国家标准局(NIST)的数据一致,在甲烷超临界压力以下,"过剩吸附量"与"绝对吸附量"差异不大,但随着压力升高差异逐渐增大,在甲烷储层压力下,两者的差异可达到150%以上。该方法的转化具有较高精度,且突破了现有转化方法的低压条件限制。

    2018年01期 v.33;No.168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5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页岩气绝对吸附量转化新方法

    陈花;关富佳;丁康乐;辜清;胡海燕;赵辉;

    为了弄清引起基于过剩吸附量的气-固超临界实验吸附等温线表现出极大值后下降现象的原因,在分子动力学原理的基础上,应用分子模拟方法,模拟了超临界甲烷在不同温度下0~50 MPa压力范围的分子密度,并结合单分子吸附理论对"过剩吸附量"和"绝对吸附量"进行了转换,并提出适用于临界前后大压力范围的转化方法。结果表明:分子模拟的密度结果与美国国家标准局(NIST)的数据一致,在甲烷超临界压力以下,"过剩吸附量"与"绝对吸附量"差异不大,但随着压力升高差异逐渐增大,在甲烷储层压力下,两者的差异可达到150%以上。该方法的转化具有较高精度,且突破了现有转化方法的低压条件限制。

    2018年01期 v.33;No.168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5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北斜坡中深层岩性油藏岩石电阻率实验研究

    杨锐祥;王向公;冯俊贵;崔式涛;刘欣欣;

    冀东油田南堡凹陷高北斜坡中深层岩性油藏电阻率测井响应复杂,给含油性评价带来了很大挑战。为了弄清岩石电阻率的变化规律,选取研究区不同类型的典型岩心,模拟不同地层水矿化度条件下的油驱水过程,进行配套的岩石电阻率实验测量。结果表明:胶结指数随地层水矿化度、孔隙度和储层品质因子的增大而增大,随阳离子交换量的增大而减小;饱和度指数随地层水矿化度和阳离子交换量的增大而增大,随孔隙度和储层品质因子的增大而减小。根据实验结果建立了动态岩电参数含水饱和度模型,依据该模型计算的结果与验证实验结果吻合很好,表明模型的可靠性高。

    2018年01期 v.33;No.168 26-3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6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高北斜坡中深层岩性油藏岩石电阻率实验研究

    杨锐祥;王向公;冯俊贵;崔式涛;刘欣欣;

    冀东油田南堡凹陷高北斜坡中深层岩性油藏电阻率测井响应复杂,给含油性评价带来了很大挑战。为了弄清岩石电阻率的变化规律,选取研究区不同类型的典型岩心,模拟不同地层水矿化度条件下的油驱水过程,进行配套的岩石电阻率实验测量。结果表明:胶结指数随地层水矿化度、孔隙度和储层品质因子的增大而增大,随阳离子交换量的增大而减小;饱和度指数随地层水矿化度和阳离子交换量的增大而增大,随孔隙度和储层品质因子的增大而减小。根据实验结果建立了动态岩电参数含水饱和度模型,依据该模型计算的结果与验证实验结果吻合很好,表明模型的可靠性高。

    2018年01期 v.33;No.168 26-3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6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轻质油藏密闭取芯饱和度校正新方法

    汪瑞宏;李兴丽;崔云江;

    为定量评价室内岩心测量的油、水饱和度与地层条件下的差异,寻求适合渤海油田轻质油藏密闭取芯饱和度的校正方法,选取部分密闭取芯样品对降压脱气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了造成密闭取芯饱和度损失的主要因素,基于常用的数理统计和物理模拟实验方法,提出了可动水降压脱气校正方法,就储层中可动水部分对饱和度的影响进行校正。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使密闭取芯含油饱和度平均增加约5%,校正结果与储层的电性和物性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2018年01期 v.33;No.168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2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轻质油藏密闭取芯饱和度校正新方法

    汪瑞宏;李兴丽;崔云江;

    为定量评价室内岩心测量的油、水饱和度与地层条件下的差异,寻求适合渤海油田轻质油藏密闭取芯饱和度的校正方法,选取部分密闭取芯样品对降压脱气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了造成密闭取芯饱和度损失的主要因素,基于常用的数理统计和物理模拟实验方法,提出了可动水降压脱气校正方法,就储层中可动水部分对饱和度的影响进行校正。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使密闭取芯含油饱和度平均增加约5%,校正结果与储层的电性和物性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2018年01期 v.33;No.168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2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疏松砂岩密闭取芯井新鲜样品和洗油样品相对渗透率曲线差异性研究

    李金宜;陈丹磬;周凤军;朱文森;信召玲;张旭东;

    基于渤海某典型高孔高渗疏松砂岩稀油油藏密闭取岩心,对同一样品先后分别完成新鲜样品相渗实验和洗油样品相渗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中水淹层段样品在洗油后油水相渗曲线与新鲜状态下相渗曲线各关键参数均非常接近;未水淹层段样品在洗油后状态下完成的油水相渗曲线与新鲜状态下相渗曲线相比,束缚水饱和度较高,残余油饱和度较低,两相区范围接近,最终驱油效率较高。未水淹层段岩心若采用洗油后的柱塞进行油水相渗实验,其结果将偏离真实储层渗流规律。根据水淹程度对油水相渗曲线影响的认识,重构了考虑水淹影响的"全寿命"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矿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考虑水淹影响的重构相渗曲线的模型,在相同采出程度下,其含水率更低;在相同含水率情况下,其采出程度更高。

    2018年01期 v.33;No.168 39-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6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疏松砂岩密闭取芯井新鲜样品和洗油样品相对渗透率曲线差异性研究

    李金宜;陈丹磬;周凤军;朱文森;信召玲;张旭东;

    基于渤海某典型高孔高渗疏松砂岩稀油油藏密闭取岩心,对同一样品先后分别完成新鲜样品相渗实验和洗油样品相渗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中水淹层段样品在洗油后油水相渗曲线与新鲜状态下相渗曲线各关键参数均非常接近;未水淹层段样品在洗油后状态下完成的油水相渗曲线与新鲜状态下相渗曲线相比,束缚水饱和度较高,残余油饱和度较低,两相区范围接近,最终驱油效率较高。未水淹层段岩心若采用洗油后的柱塞进行油水相渗实验,其结果将偏离真实储层渗流规律。根据水淹程度对油水相渗曲线影响的认识,重构了考虑水淹影响的"全寿命"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矿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考虑水淹影响的重构相渗曲线的模型,在相同采出程度下,其含水率更低;在相同含水率情况下,其采出程度更高。

    2018年01期 v.33;No.168 39-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6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不确定分析法快速估算资源量实现步骤及关键

    吕睿;

    利用不确定分析法快速评估圈闭资源量是勘探类新项目及油气田开发前期评价的有效手段,较常规确定性算法更为客观,认识更为全面;较建模法,对大量的原始性数据依赖性相对较小,更易实现。从基本计算公式入手,着重分析了资源量计算主要参数的地质影响因素,就重要计算参数的概率分布模型如何选择及赋值、有效性检验方法进行重点研究,总结了参数相关性分析及软件实现抽样模拟原理等评估节点。在此基础上,以俄罗斯海上某区块内圈闭单层为例,快速确定其资源量高中低范围,为项目的潜力评估提供参考。

    2018年01期 v.33;No.168 4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0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不确定分析法快速估算资源量实现步骤及关键

    吕睿;

    利用不确定分析法快速评估圈闭资源量是勘探类新项目及油气田开发前期评价的有效手段,较常规确定性算法更为客观,认识更为全面;较建模法,对大量的原始性数据依赖性相对较小,更易实现。从基本计算公式入手,着重分析了资源量计算主要参数的地质影响因素,就重要计算参数的概率分布模型如何选择及赋值、有效性检验方法进行重点研究,总结了参数相关性分析及软件实现抽样模拟原理等评估节点。在此基础上,以俄罗斯海上某区块内圈闭单层为例,快速确定其资源量高中低范围,为项目的潜力评估提供参考。

    2018年01期 v.33;No.168 4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0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石油工程

  • 海上聚合物驱油田水动力学法井网调整实验研究

    谢晓庆;曾杨;石爻;王全;康晓东;

    为了探索海上聚合物驱油田调整技术,通过室内物理模拟研究水动力学法井网调整技术的开发效果。采用微电极测定聚合物驱前缘位置,根据阿尔奇原理反算模型上不同位置、不同时刻的含油饱和度,利用软件绘制平面含油饱和度分布图。通过采出程度和含油饱和度的变化,对比分析了水动力学法井网调整前后的开发效果。结果表明,通过转注改变井网系统的水动力学,有利于聚合物前缘均匀推进,扩大波及体积,有效驱替出调整前未波及到的反九点井网边部生产井之间的剩余油。排状井网减小了注采井距,增大了驱替压差,在总注入PV数减少的条件下采出更多的剩余油。

    2018年01期 v.33;No.168 5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5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海上聚合物驱油田水动力学法井网调整实验研究

    谢晓庆;曾杨;石爻;王全;康晓东;

    为了探索海上聚合物驱油田调整技术,通过室内物理模拟研究水动力学法井网调整技术的开发效果。采用微电极测定聚合物驱前缘位置,根据阿尔奇原理反算模型上不同位置、不同时刻的含油饱和度,利用软件绘制平面含油饱和度分布图。通过采出程度和含油饱和度的变化,对比分析了水动力学法井网调整前后的开发效果。结果表明,通过转注改变井网系统的水动力学,有利于聚合物前缘均匀推进,扩大波及体积,有效驱替出调整前未波及到的反九点井网边部生产井之间的剩余油。排状井网减小了注采井距,增大了驱替压差,在总注入PV数减少的条件下采出更多的剩余油。

    2018年01期 v.33;No.168 5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5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Buckley-Leverett理论的典型缝洞油藏一维驱替开发指标计算方法

    吕爱民;王立伟;龙涛;王传睿;董云振;赵健男;李绪延;

    为减少缝洞型油藏等效渗透率计算量并且建立一套简便的开发指标计算方法,对缝洞型油藏的渗透率张量公式进行了简化,忽略了基质的影响,得到了沿流动方向的等效渗透率公式,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所得公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理论公式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得较好。利用等效渗透率公式和广义达西定律,基于一维驱替的Buckley-Leverett水驱油理论对典型缝洞油藏进行关键开发指标的计算,计算过程中考虑了重力的影响,并且推导了定流量开发方式下的关键开发指标计算公式。利用COMSOL和ECLIPSE分别对实际模型和等效模型的水驱开采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对理论开发指标公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

    2018年01期 v.33;No.168 61-67+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6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Buckley-Leverett理论的典型缝洞油藏一维驱替开发指标计算方法

    吕爱民;王立伟;龙涛;王传睿;董云振;赵健男;李绪延;

    为减少缝洞型油藏等效渗透率计算量并且建立一套简便的开发指标计算方法,对缝洞型油藏的渗透率张量公式进行了简化,忽略了基质的影响,得到了沿流动方向的等效渗透率公式,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所得公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理论公式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得较好。利用等效渗透率公式和广义达西定律,基于一维驱替的Buckley-Leverett水驱油理论对典型缝洞油藏进行关键开发指标的计算,计算过程中考虑了重力的影响,并且推导了定流量开发方式下的关键开发指标计算公式。利用COMSOL和ECLIPSE分别对实际模型和等效模型的水驱开采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对理论开发指标公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

    2018年01期 v.33;No.168 61-67+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6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泡排气井分类

    高旺斌;党晓峰;李柏鹏;刘洋;白海涛;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对泡排气井进行分类并提出各类气井对泡排剂性能的要求,以便为现场泡排剂选型提供参考。首先在影响泡排作业效果的因素中提取主成分,然后以主成分得分为对象采用离差平方和法(Ward法)进行系统聚类,最后根据各类气井特征推荐泡排剂类型。结果表明:在影响泡排作业效果的11个因素中提取了可反映原变量81.042%信息的4个主成分。在类间距离D=7.5时,将泡排气井分为5类。根据各类气井的井底积液性质和生产状况分别推荐了适用的泡排剂类型。

    2018年01期 v.33;No.168 6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泡排气井分类

    高旺斌;党晓峰;李柏鹏;刘洋;白海涛;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对泡排气井进行分类并提出各类气井对泡排剂性能的要求,以便为现场泡排剂选型提供参考。首先在影响泡排作业效果的因素中提取主成分,然后以主成分得分为对象采用离差平方和法(Ward法)进行系统聚类,最后根据各类气井特征推荐泡排剂类型。结果表明:在影响泡排作业效果的11个因素中提取了可反映原变量81.042%信息的4个主成分。在类间距离D=7.5时,将泡排气井分为5类。根据各类气井的井底积液性质和生产状况分别推荐了适用的泡排剂类型。

    2018年01期 v.33;No.168 6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动液面与套压的抽油控制系统

    张乃禄;李伟强;刘峰;黄伟;王伟;皇甫王欢;

    油井动液面和套管环空压力是影响抽油机效率与能耗的重要因素。设计了一种基于动液面与套压的抽油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动液面和套压检测仪、以STM32为核心的智能控制器、变频器和电磁阀构成,动液面和套压双回路抽油控制策略分别采用模糊控制和位控制算法,智能控制器通过抽油机变频器和井口电磁阀实现最佳抽油冲次与最优抽油状态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抽油控制系统能够确保油井动液面准确和套压稳定,实现抽油机低能耗下的高效生产,在油田开发与生产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018年01期 v.33;No.168 75-7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动液面与套压的抽油控制系统

    张乃禄;李伟强;刘峰;黄伟;王伟;皇甫王欢;

    油井动液面和套管环空压力是影响抽油机效率与能耗的重要因素。设计了一种基于动液面与套压的抽油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动液面和套压检测仪、以STM32为核心的智能控制器、变频器和电磁阀构成,动液面和套压双回路抽油控制策略分别采用模糊控制和位控制算法,智能控制器通过抽油机变频器和井口电磁阀实现最佳抽油冲次与最优抽油状态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抽油控制系统能够确保油井动液面准确和套压稳定,实现抽油机低能耗下的高效生产,在油田开发与生产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018年01期 v.33;No.168 75-7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井筒气液两相流水击波速计算图版的研制与应用

    陈林;张雪;刘顺茂;周思立;蓝琼;陈强;

    为描述气井关井瞬间或产量调整过程中井筒压力波的变化,通过分析气井井筒水击产生机理,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物质平衡原理,建立井筒气液两相流的水击波速计算模型。水击波速与流体各相的体积含量、流体密度、弹性模量、油管内径、油管壁厚等参数相关。通过分析主要参数对水击波速的影响,提出水击波速标准图版的绘制方法并绘制出水击波速图版,该图版能够查询井筒气液两相流在不同温度、压力和含水率下的水击波速。应用表明,水击波速图版查值与实测值平均误差为2.27%,能够精确地反映水击压力波速度大小,适合在水击参数计算中推广应用。

    2018年01期 v.33;No.168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49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井筒气液两相流水击波速计算图版的研制与应用

    陈林;张雪;刘顺茂;周思立;蓝琼;陈强;

    为描述气井关井瞬间或产量调整过程中井筒压力波的变化,通过分析气井井筒水击产生机理,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物质平衡原理,建立井筒气液两相流的水击波速计算模型。水击波速与流体各相的体积含量、流体密度、弹性模量、油管内径、油管壁厚等参数相关。通过分析主要参数对水击波速的影响,提出水击波速标准图版的绘制方法并绘制出水击波速图版,该图版能够查询井筒气液两相流在不同温度、压力和含水率下的水击波速。应用表明,水击波速图版查值与实测值平均误差为2.27%,能够精确地反映水击压力波速度大小,适合在水击参数计算中推广应用。

    2018年01期 v.33;No.168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49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微生物预处理高结垢采油污水技术研究

    鱼涛;屈撑囤;范代娣;

    微生物法处理非同层混合高结垢采油污水过程中,垢晶体在微生物表面聚集、沉积,会使微生物降解原油能力降低。探讨了吸附诱导除垢+混凝沉淀的高结垢混合采出水预处理技术对微生物降解原油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结垢量为25~2 990 mg/L的长2层与长6层混合水,假单胞菌在结垢量为25~745mg/L的混合水中,原油降解率为50.53%~56.25%,在高结垢量为1 020~2 990 mg/L的混合水中,原油降解率降低至19.75%~26.51%;在长2层与长6层采出水混合比为9∶1、结垢量为2 990 mg/L混合水中,加入40 mg/L壳聚糖改性黏土(吸附诱导时间20 min、p H为7.5)、60 mg/L PAC、1.0 mg/L PAM(分子量为1 200万)处理后,水的透光率为99.18%,结垢量为45 mg/L,假单胞菌的原油降解率达到66.07%。

    2018年01期 v.33;No.168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微生物预处理高结垢采油污水技术研究

    鱼涛;屈撑囤;范代娣;

    微生物法处理非同层混合高结垢采油污水过程中,垢晶体在微生物表面聚集、沉积,会使微生物降解原油能力降低。探讨了吸附诱导除垢+混凝沉淀的高结垢混合采出水预处理技术对微生物降解原油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结垢量为25~2 990 mg/L的长2层与长6层混合水,假单胞菌在结垢量为25~745mg/L的混合水中,原油降解率为50.53%~56.25%,在高结垢量为1 020~2 990 mg/L的混合水中,原油降解率降低至19.75%~26.51%;在长2层与长6层采出水混合比为9∶1、结垢量为2 990 mg/L混合水中,加入40 mg/L壳聚糖改性黏土(吸附诱导时间20 min、p H为7.5)、60 mg/L PAC、1.0 mg/L PAM(分子量为1 200万)处理后,水的透光率为99.18%,结垢量为45 mg/L,假单胞菌的原油降解率达到66.07%。

    2018年01期 v.33;No.168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机械式自动垂直钻具的纠斜行为及研究进展

    李立鑫;薛启龙;刘宝林;李昕愉;王晋;

    综合近年来国内外机械式自动垂直钻具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机械式自动垂直钻具的工作原理和使用优势,对比分析了动态和静态垂直钻具的纠斜行为及特点,并针对国内外机械式自动垂直钻具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对我国机械式自动垂直钻具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2018年01期 v.33;No.168 90-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7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机械式自动垂直钻具的纠斜行为及研究进展

    李立鑫;薛启龙;刘宝林;李昕愉;王晋;

    综合近年来国内外机械式自动垂直钻具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机械式自动垂直钻具的工作原理和使用优势,对比分析了动态和静态垂直钻具的纠斜行为及特点,并针对国内外机械式自动垂直钻具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对我国机械式自动垂直钻具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2018年01期 v.33;No.168 90-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7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化学与化工

  • 煤层气井除垢泡沫酸的配方研制及性能评价

    任晓娟;贾亚宁;樊欣欣;

    针对研究区煤层气井井下设备严重的结垢问题,室内优选出了2种用于除垢的泡沫酸体系((1)12%HC1+A14(0.6%十二-十四酰胺羟基磺丙基甜菜碱)+0.1%稳泡剂(黄原胶B3)+0.5%缓蚀剂A;(2)12%HC1+A14+A12(0.3%十二-十四酰胺羟基磺丙基甜菜碱+0.5%十二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0.1%稳泡剂(黄原胶B3)+0.5%缓蚀剂A),对25℃和45℃下的2种泡沫酸体系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泡沫酸垢溶蚀率高达95%,稳定性好(体系(1)动力学指数为87左右,体系(2)为94.9),温度对2种泡沫酸稳定性影响极小,最终选用更为经济的泡沫酸体系(1),且有较好的现场应用效果。

    2018年01期 v.33;No.168 98-103+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3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煤层气井除垢泡沫酸的配方研制及性能评价

    任晓娟;贾亚宁;樊欣欣;

    针对研究区煤层气井井下设备严重的结垢问题,室内优选出了2种用于除垢的泡沫酸体系((1)12%HC1+A14(0.6%十二-十四酰胺羟基磺丙基甜菜碱)+0.1%稳泡剂(黄原胶B3)+0.5%缓蚀剂A;(2)12%HC1+A14+A12(0.3%十二-十四酰胺羟基磺丙基甜菜碱+0.5%十二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0.1%稳泡剂(黄原胶B3)+0.5%缓蚀剂A),对25℃和45℃下的2种泡沫酸体系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泡沫酸垢溶蚀率高达95%,稳定性好(体系(1)动力学指数为87左右,体系(2)为94.9),温度对2种泡沫酸稳定性影响极小,最终选用更为经济的泡沫酸体系(1),且有较好的现场应用效果。

    2018年01期 v.33;No.168 98-103+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3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渤海油田注入水除铁技术及中试研究

    胡科;陈文娟;赵文森;檀国荣;陈斌;李强;

    针对渤海某油田水源井水和污水中含有一定量Fe~(2+)而影响注入水水质和聚合物溶液性能的问题,开展了现场活性滤料除铁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除铁工艺及中试装置。结果表明,实验装置可使水中铁离子质量浓度由入口1.50 mg/L左右降到出口0.10 mg/L左右,总铁和亚铁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除铁后水中悬浮固体质量浓度降低到3.00 mg/L左右,井口聚合物溶液黏度明显提升,各项指标满足油田对注入水水质及注聚质量的要求。

    2018年01期 v.33;No.168 104-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8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渤海油田注入水除铁技术及中试研究

    胡科;陈文娟;赵文森;檀国荣;陈斌;李强;

    针对渤海某油田水源井水和污水中含有一定量Fe~(2+)而影响注入水水质和聚合物溶液性能的问题,开展了现场活性滤料除铁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除铁工艺及中试装置。结果表明,实验装置可使水中铁离子质量浓度由入口1.50 mg/L左右降到出口0.10 mg/L左右,总铁和亚铁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除铁后水中悬浮固体质量浓度降低到3.00 mg/L左右,井口聚合物溶液黏度明显提升,各项指标满足油田对注入水水质及注聚质量的要求。

    2018年01期 v.33;No.168 104-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8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水环境下蒙脱石层间CH_4吸附行为的分子模拟研究

    王建忠;孙雨豪;于欣畅;刘熙远;王浩王宣;

    选取钠蒙脱石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子模拟的方式来研究蒙脱石层间水对CH_4吸附的影响。首先,构建钠蒙脱石层间结构模型,采用分子力学方法对模型进行优化,然后对优化后的结构模型使用巨正则系综蒙特卡罗方法(GCMC)进行吸附模拟,将吸附模拟得到的模型结构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表明,当温度一定时,随着层间水含量的增加,CH_4的吸附量逐渐减小。钠蒙脱石层间水和CH_4存在竞争吸附。H_2O与钠蒙脱石层间结构容易形成氢键,故钠蒙脱石优先吸附H_2O。

    2018年01期 v.33;No.168 110-115+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8K]
    [下载次数:5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水环境下蒙脱石层间CH_4吸附行为的分子模拟研究

    王建忠;孙雨豪;于欣畅;刘熙远;王浩王宣;

    选取钠蒙脱石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子模拟的方式来研究蒙脱石层间水对CH_4吸附的影响。首先,构建钠蒙脱石层间结构模型,采用分子力学方法对模型进行优化,然后对优化后的结构模型使用巨正则系综蒙特卡罗方法(GCMC)进行吸附模拟,将吸附模拟得到的模型结构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表明,当温度一定时,随着层间水含量的增加,CH_4的吸附量逐渐减小。钠蒙脱石层间水和CH_4存在竞争吸附。H_2O与钠蒙脱石层间结构容易形成氢键,故钠蒙脱石优先吸附H_2O。

    2018年01期 v.33;No.168 110-115+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8K]
    [下载次数:5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含水黏土矿物对CH_4吸附规律的分子模拟研究

    张杰;关富佳;赵辉;胡海燕;肖娜;

    黏土矿物是页岩主要矿物组成部分,为了揭示含水页岩的吸附规律,通过Material Studio分子模拟软件构建不同含水饱和度下伊利石、蒙脱石和高岭石的分子模型,采用巨正则(GCMC)方法计算含水黏土矿物的吸附量。研究表明,同一含水饱和度下,3种黏土矿物对CH_4分子的吸附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随着压力的增大,3种黏土矿物对CH_4分子吸附量均增大。3种黏土矿物不同含水饱和度下的吸附曲线可以用L-F方程进行高精度拟合,L-F方程拟合系数A与含水饱和度成线性关系,拟合系数B和C与含水饱和度成二次方关系,从而建立了含水饱和度与L-F方程拟合系数的关系式,可以计算任意含水饱和度下的L-F方程拟合系数,从而获得任意含水饱和度下的黏土矿物吸附曲线。

    2018年01期 v.33;No.168 116-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1K]
    [下载次数:3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含水黏土矿物对CH_4吸附规律的分子模拟研究

    张杰;关富佳;赵辉;胡海燕;肖娜;

    黏土矿物是页岩主要矿物组成部分,为了揭示含水页岩的吸附规律,通过Material Studio分子模拟软件构建不同含水饱和度下伊利石、蒙脱石和高岭石的分子模型,采用巨正则(GCMC)方法计算含水黏土矿物的吸附量。研究表明,同一含水饱和度下,3种黏土矿物对CH_4分子的吸附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随着压力的增大,3种黏土矿物对CH_4分子吸附量均增大。3种黏土矿物不同含水饱和度下的吸附曲线可以用L-F方程进行高精度拟合,L-F方程拟合系数A与含水饱和度成线性关系,拟合系数B和C与含水饱和度成二次方关系,从而建立了含水饱和度与L-F方程拟合系数的关系式,可以计算任意含水饱和度下的L-F方程拟合系数,从而获得任意含水饱和度下的黏土矿物吸附曲线。

    2018年01期 v.33;No.168 116-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1K]
    [下载次数:3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压力溶气的微气泡生成实验研究

    李景明;樊玉光;韩健;刘钊;

    建立压力溶气微气泡生成实验平台,在不同的压力条件下采用多种结构的释放器进行溶气水释气实验,分析释放器结构和工艺条件等因素对微气泡生成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微气泡生成直径与释气角间呈单增关系,当释气角大于60°时生成气泡直径增速变缓;微气泡生成直径则随着压力的升高呈递减趋势,当释气压力达到0.5 MPa时,不同结构释放器生成的气泡直径差异很小。在实验研究范围内,选用释气角为60°的释放器在0.4 MPa的释气压力下能够得到较小的气泡,从而提高气泡质量、改善气浮效果。

    2018年01期 v.33;No.168 12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5K]
    [下载次数:3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压力溶气的微气泡生成实验研究

    李景明;樊玉光;韩健;刘钊;

    建立压力溶气微气泡生成实验平台,在不同的压力条件下采用多种结构的释放器进行溶气水释气实验,分析释放器结构和工艺条件等因素对微气泡生成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微气泡生成直径与释气角间呈单增关系,当释气角大于60°时生成气泡直径增速变缓;微气泡生成直径则随着压力的升高呈递减趋势,当释气压力达到0.5 MPa时,不同结构释放器生成的气泡直径差异很小。在实验研究范围内,选用释气角为60°的释放器在0.4 MPa的释气压力下能够得到较小的气泡,从而提高气泡质量、改善气浮效果。

    2018年01期 v.33;No.168 12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5K]
    [下载次数:3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