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地质与勘探

  • 桑塔木地区三叠系层序地层特征及有利区带预测

    唐武;王英民;袁文芳;孙希家;郑贵春;仲米虹;

    为了预测桑塔木地区三叠系有利勘探区带,利用地震、钻测井、岩心等资料,通过合成记录标定达到井震统一,将桑塔木地区三叠系划分为1个构造层序、5个三级层序(SQ1-SQ5)和9个体系域,建立高精度的层序地层格架.研究表明,区内除了发育普遍认识的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外,还存在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通过探讨目标层序(SQ3-SQ5)内的沉积特征及演化规律,结合储盖组合分布、反演特征及成藏条件综合分析认为:层序SQ3和SQ5内部低位水进体系域辫状河三角洲储层发育,厚度大、连续性好,但是不易形成岩性油气藏,应以加强断垒带两侧的滚动勘探,寻找新的低幅度构造油气藏为主;而层序SQ4低位水进体系域曲流河三角洲前缘砂体薄,横向连续性较差,易尖灭,有利于形成岩性圈闭,在平面上断垒带东北部斜坡带上为有利的油气聚集相带,可作为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重点.

    2013年02期 v.28;No.139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7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95 ]
  • 渤南洼陷Es2/Es3不整合样式及油气运聚特征

    方旭庆;蒋有录;罗霞;赵兰全;杨永红;

    运用矿物学、钻测井资料和地震信息,分析了济阳坳陷渤南洼陷南斜坡古近系Es2/Es3之间Ⅱ级不整合样式及油气运聚特征.结果表明:渤南洼陷南斜坡古近系Es2/Es3不整合为无黏土层结构,根据不整合上下地层产状和岩性叠置关系,可形成4种不整合组构样式.不整合组构样式平面分布规律控制了油气呈线性运移、局部富集的展布特征.

    2013年02期 v.28;No.139 11-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8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22 ]
  • 多手段综合分析在塔河油田石炭系薄储集层预测中的应用

    刘桂珍;杜伟维;范琪;

    针对塔河油田石炭系卡拉沙依组砂岩储集层埋藏深、砂层薄、横向变化快、非均质性严重、地震识别困难等问题,通过对地震资料提频,利用地震切片、曲线重构下的测井约束反演和相控储层预测等多手段技术综合分析,将地震属性和反演波阻抗有机结合,指导储集层砂体相控解释,确定了含油砂体的空间展布与描述.实践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利用地震数据体进行薄层储集体预测.

    2013年02期 v.28;No.139 15-1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5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0 ]
  • 蚂蚁追踪技术在辛34断块解释中的应用

    李振华;邱隆伟;齐赞;李国兴;李晓文;

    东辛油田辛34断块断裂复杂,多数为低级序断裂,识别难度较大,利用蚂蚁追踪技术对辛34断块内断层进行自动追踪解释.地震资料构造平滑处理之后,利用方差体属性检测地震数据在空间上的不连续性,在方差体属性基础上生成蚂蚁属性体,将自动解释成果与人工解释成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蚂蚁属性体虽含有断裂假象,但其平面和剖面断层的空间展布痕迹较清晰;三维断片编辑后可直接转化为解释数据并用于构造模型建立;自动解释成果与人工解释成果相差不大,对于某些低级序断层,蚂蚁自动解释识别能力更强,蚂蚁属性体断裂痕迹可以有效地指导断裂平面及剖面解释,使得解释效果更加精确;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可以辅助人工解释.

    2013年02期 v.28;No.139 20-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8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28 ]
  • 测井资料在优质页岩气储层识别中的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长7段黑色页岩为例

    朱定伟;王香增;丁文龙;张丽霞;姜呈馥;宫美林;

    为了利用常规测井资料研究页岩气储层,通过岩电关系、ΔlgR法、裂缝测井解释模型探讨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长7段黑色页岩的优质储层识别问题.结果表明:长7段成熟的富有机质泥页岩普遍具有高自然伽马、高自然电位、高声波时差和低密度的电性特征,有机碳质量分数普遍大于2%,均值3.15%,裂缝发育段主要集中在顶部和中下部,且以水平缝或低角度缝为主.研究区长7段黑色页岩段的顶部和中下部具备形成页岩气藏的良好地质条件,是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层段.

    2013年02期 v.28;No.139 25-29+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6K]
    [下载次数:10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435 ]
  • 塔中西北部奥陶系异常压力成因及地质意义

    马中远;黄苇;蒋海军;尚凯;

    塔中西北部地区奥陶系地层中存在异常压力,研究认为该异常压力的形成主要与油气聚集增压机理有关,其次为构造增压和流体热膨胀增压机理,火成岩侵入也是一种辅助的增压机理.异常压力的存在可以表征良好的储层和盖层的封盖能力,也与油气藏的分布有一定的关系,异常压力层的发育层位往往指示一定丰度的油气层,而油气层并不一定都是异常压力层.

    2013年02期 v.28;No.139 30-3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5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42 ]
  • 哥伦比亚普图马约盆地重力场与白垩系分布特征

    赵晴;袁炳强;张春灌;宋立军;韩利;马杰;

    为了研究普图马约盆地白垩系分布特征,收集、整理、分析了盆地内相关重力资料,并综合地质、钻井等资料对其进行处理解释.通过对普图马约盆地布格重力异常、剩余重力异常、重力垂向二阶导数特征等分析以及对剖面定量拟合结果的研究,发现普图马约盆地重力异常等值线宏观走向为NE向、NNE向,盆地内重力高低相间分布,自西向东发育4个重力梯级带,将盆地分为2个重力高带和3个重力低带,形成"两隆三凹"的构造格局.认为普图马约盆地主要构造为NE向.盆地西部隆起和东部隆起基底较浅,其上覆地层厚度较薄;西部凹陷、中部凹陷、东部凹陷基底较深,其上覆地层密度低、厚度较大.盆地西部凹陷以及中部凹陷的中、北部白垩系发育,有丰富的烃源岩,为进一步勘探的有利区域.

    2013年02期 v.28;No.139 35-39+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3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27 ]
  • 叙利亚A低阻灰岩油藏束缚水饱和度特征与电阻率的关系

    夏冬冬;张庆红;司马立强;解丽慧;

    中东叙利亚A油田J组是世界罕见的低阻灰岩油藏,其油层电阻率仅为0.5~5.0Ω.m,束缚水饱和度高达70%以上.研究了低阻油层高束缚水饱和度的成因,以及高束缚水饱和度对油层电阻率的影响.电阻率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地层电阻率随着束缚水饱和度的增高而降低,与实测曲线非常吻合.说明高束缚水饱和度是导致A油田J组形成低阻油层的主要因素之一.

    2013年02期 v.28;No.139 40-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9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69 ]

石油工程

  • 苏里格东区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及其优化设计

    袁彬;古永红;李红英;凌云;苏玉亮;王文东;

    对苏里格东区某实际致密气藏进行了压裂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分析,得到主控因素,并据此完成不同储层条件下压裂水平井参数设计的优化图版.结果表明:地层渗透率越低、各向异性越强,则水平井段和裂缝的最优长度越大,最优压裂裂缝间距越小,且各影响因素对增产效果影响具有相关性.

    2013年02期 v.28;No.139 46-48+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9K]
    [下载次数:6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212 ]
  • 考虑吸附和扩散的页岩视渗透率及其与温度、压力之关系

    王瑞;张宁生;刘晓娟;吴新民;闫健;

    页岩纳米级孔隙中气体渗流存在吸附、扩散和滑脱效应,为了表征其渗流能力,并分析温度和压力对它的影响,利用Polanyi吸附理论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并结合纳米孔中气体扩散和渗流方程得到了考虑吸附、扩散和滑脱效应的页岩视渗透率的计算模型.计算发现:甲烷吸附层厚度随压力的降低而减小,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并且压力越低温度的影响越大;考虑吸附、扩散和滑脱的页岩视渗透率虽然同仅考虑扩散和滑脱的视渗透率一样都随温度的下降而减小,但整体要低于后者,且下降幅度更大;考虑吸附、扩散和滑脱的页岩视渗透率与仅考虑扩散和滑脱时的视渗透率之间的差异随着压力的降低而逐渐减小;考虑吸附、扩散和滑脱的视渗透率与达西渗透率的比值随压力的降低先减小后增加,最终趋近于仅考虑扩散和滑脱时的情况.

    2013年02期 v.28;No.139 49-53+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2K]
    [下载次数:9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170 ]
  • 巴麦地区泥盆系超低渗储层敏感性评价实验

    雷鑫;张士诚;张劲;王雷;

    为了确定巴麦泥盆系储层在开采过程中受到的伤害类型及原因,对该储层岩样进行了敏感性评价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巴麦地区泥盆系储层岩心速敏损害为弱,临界流速较低,为0.028 6m/d;水敏损害程度为中等偏强;无酸敏和碱敏;应力敏感损害程度为中等偏强至强.根据储层敏感性评价结果,建议在钻完井和开发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液中加入防膨剂(如KCl等)防止水敏伤害;油井生产过程中应制定合理生产制度,防止速敏和压力波动造成储层应力伤害;酸化解堵技术可用于该储层.

    2013年02期 v.28;No.139 54-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7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70 ]
  • 委内瑞拉奥里诺科泡沫油油藏多分支井加密方式研究

    孙晓飞;张艳玉;李星民;周晋;李威威;

    针对委内瑞拉奥里诺科泡沫油油藏部分油井出现了产量递减加快、生产气油比升高的问题,通过加密多分支水平井以延长冷采时间.以5组分2动力学方程泡沫油模型反映泡沫油油藏渗流机理,以室内实验相态和压力衰竭实验拟合确定泡沫油组分性质参数与泡沫油相渗曲线,建立了泡沫油油藏数值模拟模型,进而研究了泡沫油油藏多分支水平井加密方式.研究表明:上述方法可较好地模拟泡沫油油藏生产特征;多分支水平井加密原有井网可以改善油藏开发效果,最佳加密方式为水平方向加密2口主井筒长900 m、分支间距300 m、分支长度210 m、分支数为2的多分支水平井,垂直方向加密2口井筒长300 m、分支间距180 m、分支长度210 m、分支数为4的多分支水平井.

    2013年02期 v.28;No.139 58-6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0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2 ]
  • 煤层单相水非稳态渗流模型研究

    王钧剑;汤达祯;许浩;吕玉民;衣杰;

    为了得到排水过程中的非稳态渗流特征,通过相应的坐标变换,建立同时考虑各向异性及应力敏感现象的单相水非稳态渗流模型,采用近似解法并根据物质平衡原理,给出内边界定产、外边界无限大条件下的煤储层压力分布及动边界变化规律.算例分析表明:煤层排水过程中,压降漏斗以椭圆形式向外拓展,应力敏感性越强,井底流压和地层压力下降越快;初始渗透率和应力敏感系数的各向异性共同控制泄流面积的大小及形态.

    2013年02期 v.28;No.139 63-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3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51 ]
  • 大庆油田杏六区块东部聚合物驱试井分析

    董霞;

    对大庆油田杏六区东部区块聚驱条件下含水率、产液量等动态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时结合生产井实例对杏六区聚合物驱试井曲线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注聚合物后地层渗透率降低,渗流阻力增大,注采压差增大;各注聚试验区虽然注入压力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而生产井流动压力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含水率下降,产液量上升;根据试井解释时采用的油藏模型,可以判断在聚合物驱油过程中,油藏模型由均质油藏变化为复合油藏再变化为均质油藏,或由均质油藏变为均质加边界油藏再变化为均质油藏;为防止聚合物突破时间过快,可在聚合物驱油初期对地层进行适当调剖,避免油藏过早达到均质油藏阶段,这有利于提高中低渗透层的出油潜力,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

    2013年02期 v.28;No.139 68-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9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26 ]

化学与化工

  • 新型聚胺页岩水化抑制剂的研制及应用

    钟汉毅;邱正松;黄维安;林永学;李海斌;张国;

    针对油气井钻井工程中抑制泥页岩水化的难点,基于分子结构优化设计,研制出了新型聚胺页岩抑制剂SDPA.SDPA为含有胺基和醚键等多官能团的低分子聚合物.三次岩屑回收率实验和膨润土造浆实验表明,新研制的聚胺具有优异的抑制性能,且作用时间长,优于国外同类产品.采用吸附、Zeta电位测试、XRD、接触角测量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SDPA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DPA在黏土颗粒表面为单层吸附,质子化铵离子交换出层间水化阳离子,降低黏土颗粒水化斥力;静电引力和氢键共同作用将黏土颗粒层间吸附的水分子排挤出来,压缩晶层间距;SDPA分子中疏水部分覆盖在黏土颗粒表面形成疏水屏障,防止水分子吸附;SDPA在黏土颗粒表面不易解吸,能发挥长期抑制作用.现场试验表明,聚胺水基钻井液抑制性强,性能稳定且易维护,满足现场钻井工程需要.

    2013年02期 v.28;No.139 72-7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6K]
    [下载次数:4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39 ]
  • 侵入条件下的双侧向测井影响因素分析

    刘得军;高新升;马中华;李辉;

    基于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侵入条件下多种因素(围岩、层厚、侵入带等)对双侧向测井响应的影响,并在电热耦合场条件下,详细分析和模拟了井径对测井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目的层厚度较小时,仪器响应受上下围岩影响较大;当围岩电阻率与目的层电阻率相差较大,并且目的层厚度等于仪器电极距时,视电阻率曲线产生一个明显的反冲;侵入浅时曲线受侵入带和原状地层的综合影响,侵入的加深使曲线趋近于无侵高阻地层响应;随井径增大,仪器响应受井眼影响加重,井壁温度减小使仪器响应更易受井径变化影响.对测井曲线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指导在现场测井中应用曲线的形态特征进行储层评价,同时也为分析测井响应提供了理论基础.

    2013年02期 v.28;No.139 78-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6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6 ]
  • 含油含醇污泥调质脱稳实验研究

    袁宏林;姚炬;曹岗;刘昂;

    气田开采和集输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含醇污泥是一种组成复杂且很稳定的悬浮乳状液体系.为了使这种污泥脱水,为后续处理做必要准备,通过室内实验优选脱水絮凝剂.从现场应用最广泛的絮凝剂中选出6种絮凝剂,测试其单独及复合脱水性能.结果表明,由PAC与SC-3组成的复合絮凝剂具有良好的脱水性能,当PAC和SC-3分别加入500 mg/L、40 mg/L时,在120 min以内,含油含醇污泥的含水率可降至80%以下,体积缩小为原来的1/10.

    2013年02期 v.28;No.139 84-87+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8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36 ]
  • 松香基磺基甜菜碱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于洪江;雷亮;

    以工业松香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松香基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N-(3-松香酰氧-2-羟基)丙基-N,N-二甲基(2-羟基)磺丙基甜菜碱.通过红外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松香基磺基甜菜碱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57 mmol/L,表面张力为37.8 mN/m,吸附量为1.98 mg/g.考察了其抗Ca2+、Mg2+能力、乳化力及驱油效果.结果表明:该产品临界胶束浓度低,有较强的抗盐能力,吸附损失较小,乳化力较强,在低渗透岩心的驱替实验中提高采收率达8.4%,是一种具有优良性能的驱油剂.

    2013年02期 v.28;No.139 88-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8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66 ]
  • 基于SDCQGA优化BP神经网络的岩石可钻性建模

    沙林秀;张奇志;贺昱曜;

    针对智能钻井优化控制过程中岩石可钻性提取存在的建模难、非实时性、精度差等问题,提出基于自适应双链量子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结构的岩石可钻性提取建模方法.依据目标函数在搜索点处的变化率,建立了快速自适应双链量子遗传算法;采用新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结构,以克服BP神经网络受初始权值/阀值影响和泛化能力差的问题.通过对邻近钻井区域的大量测量数据和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和预处理,建立岩石可钻性提取模型,有效地解决了复杂地形岩石可钻性提取难的问题.对不同岩性的可钻性参数提取实验结果证明,该建模方法不仅提高了参数提取的精度和模型的泛化能力,而且在相邻实际参数提取时,具有很好的实时性和适应性.

    2013年02期 v.28;No.139 92-9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3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20 ]
  • 一种低温锆弱凝胶调剖剂的研制

    李谦定;李彦闯;李彦庆;

    针对温度低于50℃的高含水油藏,研制出了一种聚合物/有机锆弱凝胶调剖剂.该调剖剂以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为主剂,以自制有机锆YJ-1为交联剂,在35~50℃温度下能形成稳定的弱凝胶.该弱凝胶调剖剂配方为:800~1 500 mg/L HPAM,500~1 000 mg/L有机锆YJ-1交联剂,500~800 mg/L稳定剂.该体系适合的矿化度在50 000 mg/L以下,pH值4~9.该调剖剂成胶时间和凝胶黏度可调,岩心封堵率大于96%.

    2013年02期 v.28;No.139 98-1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1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52 ]

计算机及其应用

  •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中国石油需求量预测研究

    李春锦;闫云聚;

    根据1990—2011年中国历年石油消费量相关数据构造输入和输出向量,选用径向基函数(RBF)作为其函数,在MATLAB2.10工具箱中设置相应变量进行参数寻优,从而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石油需求量预测模型.为了验证其效果,同时做出了最小二乘意义下的3种预测拟合曲线,数据误差分析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模型的预测精度高、结果更为可靠.用支持向量机模型预测了2012—2015年我国的石油需求量.

    2013年02期 v.28;No.139 103-1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1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26 ]
  • 公交线路管理系统查询算法设计

    黄全舟;

    讨论了一种基于集合理论的线路查询算法,对换乘算法给出了详细的设计流程,并提出了改进算法效率的方案.该算法简单、实用,能快速有效地帮助用户完成出行线路的选择.

    2013年02期 v.28;No.139 107-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4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