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粉锦;罗霞;肖建新;齐景顺;邵明礼;曾富英;赵泽辉;
通过大量岩石薄片的观察发现,松辽盆地深层碎屑岩中含有大量的条纹长石,主要为正条纹长石.条纹长石在深层碎屑岩储层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表现为条纹长石在溶蚀过程中被选择性地溶蚀了主晶钾长石,从而保留了长石骨架,因此,在3600m埋深下,富含条纹长石的碎屑岩还能保留较高的孔隙度.结合沉积相和条纹长石物源的研究,初步总结了登娄库组砂岩有利储层形成模式,预测出深层登娄库组砂岩有利储层发育的主要区域为近条纹长石物源的河道砂岩区.
2010年01期 v.25;No.120 1-6+11+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9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9 ] - 兰朝利;张永忠;张君峰;杨明慧;王金秀;
鄂尔多斯盆地神木气田上石炭统太原组具有不同于二叠系山西组、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的储层特征.为指导该气田储层预测与井位部署,根据常规薄片、铸体薄片、常规物性和粒度分析,研究了太原组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认识到太原组储层主要发育在太2段,砂体分布受潮控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控制,具有砂岩粒度较粗、成分成熟度好—中等、结构成熟度中等的特征;储层孔隙类型以岩屑溶孔为主,成岩相以黏土+硅质胶结岩屑溶孔与晶间孔相及黏土+硅质+碳酸盐胶结岩屑溶孔与晶间孔相为主,物性较低,属于特低孔、低渗储层.神木气田太原组储层发育程度与粒度、岩屑含量和溶蚀作用息息相关,粒度越粗,岩屑含量相对越高,溶蚀作用越强,储层越发育.相反,石英含量升高不利于储层发育,压实、交代和胶结作用也不利于储层发育.
2010年01期 v.25;No.120 7-11+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3K] [下载次数:5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73 ] - 王华;柳益群;陈魏巍;付迪;白清华;
鄂尔多斯盆地郑庄油区长6油层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以长石砂岩为主,具有粒度细、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较高的岩石学特征,是典型的低孔低渗储集层.其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有压实作用、压溶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溶蚀作用及破裂作用.对成岩演化序列的研究表明,长6储层砂岩的成岩阶段主要处于中成岩A期—中成岩B期.在成岩过程中,强烈的压实作用及胶结作用导致原生孔隙丧失殆尽,是形成特低渗透储层的主要原因;而晚期的溶蚀作用,特别是浊沸石的溶解,使得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有所改善,这才使得鄂尔多斯盆地长6层发育部分"甜点"储层,成为有利的储集相带.
2010年01期 v.25;No.120 12-18+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5K] [下载次数:6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191 ] - 周新茂;高兴军;季丽丹;陈建阳;王兴明;徐薇薇;张晶;
分析了海拉尔河牙克石段的沉积演化特征,从沉积机制上对曲流河废弃河道进行了详细地解剖.河流截弯取直后,主流河道内不同水位与取直坝高度两者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了废弃河道与主流河道的连通状态、废弃河道接收沉积物质的粒度变化.废弃河道沉积与周围点坝砂体间的岩性、物性差异使其在平面上形成连续封闭的围墙式的遮挡条带,分隔曲流带砂体形成点坝为单元的砂体组合.废弃河道的平面展布发育有2大类4小类型:串沟型、颈切型、决口改道型、串流改道型.在沉积认识的指导下,完成密井网条件下对地下废弃河道的测井、地震识别,并实例刻画了废弃河道的形态,分析了其遮挡效应.
2010年01期 v.25;No.120 19-23+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4K] [下载次数:7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127 ] - 刘士忠;查明;
源岩、盖层及断裂为东营凹陷深层天然气成藏的主要要素,其深层烃源岩主要分布于沙三下亚段、沙四上亚段及孔二段,主要区域盖层为沙三中下部厚层泥岩、油页岩.烃源岩大量排气期、盖层封闭形成期、断层活动期的时间匹配关系研究表明,东营凹陷深层盖层封闭的形成时期早于烃源岩的大量排气期,断层的活动时期早于盖层封闭的形成时期,对深层天然气的聚集成藏有利.源盖断时间匹配关系表明,北部利津-民丰洼陷为深层天然气勘探的有利地区.
2010年01期 v.25;No.120 24-2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27 ] - 康建威;田景春;林小兵;
塔中低凸起是塔里木盆地隆起带由多级次级构造带组成的大型台背斜构造.奥陶纪海平面多次升降以及晚奥陶世末期抬升剥蚀的作用,使良里塔格组成为该地区沉积范围最为广泛的地层.在对该地区奥陶系层序地层研究的基础上,良里塔格组识别出SQ1和SQ2层序.以体系域为单位,结合多种地质因素和条件,编制良里塔格组层序—岩相古地理图.结果表明,塔中地区奥陶系良里塔格组沉积相带和古地理演化与构造运动和海平面变化密切相关,从塔中中央隆起向北斜坡和南斜坡依次发育碳酸盐陆棚—棚缘—斜坡—混积陆棚—半深海的沉积体系.
2010年01期 v.25;No.120 29-34+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5K] [下载次数:4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55 ] - 王焯;王平;王曦;
基于对陕西渭南宋家北沟露头剖面的实测,详细描述了新近纪/第四纪三门组的岩性地层及介形化石的垂向分布特征和化石组合划分,鉴定出介形类化石12属27种,识别了线星介-骊山介组合(Lineocypris-Lishania Assemblage)及土星介-小玻璃介组合(Ilyocypris-Candoniella Assemblage).通过介形类化石电镜扫描观察,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介形类化石做了壳体表面纹饰研究,划分出多边形近圆网纹纹饰、圆窝形网纹纹饰、锯齿形网纹纹饰、线条状条纹类型、指纹状条纹类型和斑点状纹饰6种类型.
2010年01期 v.25;No.120 35-40+44+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7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64 ]
- 闫健;张宁生;刘晓娟;贾金娥;
目前对低渗气藏单相气体渗流规律已有初步认识,但在渗流特征方面大多仅限于定性描述,认为渗流曲线由低压力平方梯度下的上凸曲线段和较高压力梯度下的拟线性段组成,存在拟初始流速、临界压力平方梯度和临界渗流速度,未进行定量描述.利用苏里格低渗气田岩心,通过大量室内气体渗流实验,分析了渗透率对渗流曲线的影响,并得出了拟初始流速、临界压力平方梯度与岩心物性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拟初始流速与岩心系数呈线性关系,临界压力平方梯度与岩心系数呈负幂函数关系;最终给出分段描述低渗气藏单相气体渗流曲线的方程组.研究结果为更好认识低渗气藏渗流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0年01期 v.25;No.120 41-44+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6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51 ] - 夏惠芬;蒋莹;王刚;
利用不加碱可形成超低界面张力的聚丙烯酰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通过流变性实验,分析了活性剂质量浓度对聚表二元复合体系黏弹性的影响;通过在仿真岩心模型上的驱油实验,分析了不同黏弹性的聚表二元复合体系对聚驱后采收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实验用的两性表面活性剂体系对无碱二元体系的黏弹性影响很小,二元驱油体系的黏弹性越大,聚驱后二元驱的采收率增加幅度也越大.在注入压力允许的条件下,界面张力不一定要达到超低,适当增加聚合物溶液的黏弹性,也可以达到超低界面张力时的驱油效果.
2010年01期 v.25;No.120 45-49+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9K] [下载次数:8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98 ] - 阮岩;
为进一步尝试采油的新技术,研究了声波、涡流对流体的影响,V选择了鄯善采油厂和中原油田采油一厂油井作为试验井.结果表明,在声波涡量的综合作用下,可以使垢层破裂、滑脱,使原油质点从吸附状态变为游离状态,使油、水的渗流速度和渗流量提高,最终使产液中的液、气、固三相高度溶融并乳化,从而起到防腊、防垢、降黏、增油的作用.分析了现场的试验数据,表明实现了明显的节能效果,有效延长了加药清蜡周期,运行安全可靠,对油层无伤害,对岩层无污染,提高了原油的采收率.
2010年01期 v.25;No.120 50-52+56+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9 ] - 裴海华;葛际江;张贵才;王静;丁保东;刘晓玲;
为了研究稠油泡沫驱和三元复合驱的微观驱油机理,利用微观仿真玻璃刻蚀模型进行了驱油实验,通过图像采集系统将驱替过程的图像转化为计算机的数值信号,然后采用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泡沫驱对稠油的微观驱油机理有乳化作用、贾敏效应和泡沫的挤压剪切作用,而三元复合驱主要还是通过聚合物对管壁剩余油、盲端剩余油的拉、拽作用达到剥离稠油的目的.泡沫驱和三元复合驱相比,泡沫驱具有贾敏效应,能够对水流大通道进行有效封堵,从而提高了驱替剂的波及系数.三元复合驱虽然对稠油也具有较强的乳化作用,但是未观察到乳化捕集作用从而引起波及系数的提高.由于波及系数的提高对于开发稠油油藏极为有利,因此泡沫驱对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具有很大的优势.
2010年01期 v.25;No.120 53-56+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2K] [下载次数:14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3 ] |[阅读次数:317 ] - 李孝军;练章华;陈小榆;雍开平;赵建;李敏;
对于非牛顿流体的流动,用流体的稳定性参数Z作为判别流态的依据,特别是在过渡区,比雷诺数判据更符合实际情况.采用分层雷诺数的概念,求出赫-巴(H-B)流体在流道中最易失稳的位置,并从H-B模式出发,分别推导在圆管流动、同心环空流动、偏心环空流动下其稳定性参数Z的解析解.为验证H-B流体稳定性参数Z的解析解的正确性,将其简化为对应的牛顿、幂律、宾汉模式下的稳定性参数Z的解析解.而且,该模式在判别流体流态时,无需判别流体模式,为计算机编程提供了可用的综合解析式.依据管流,修正同心与偏心环空流动的稳定性参数Z的解析解,可提供接近工程实际流体的流态判据,为现场钻井液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2010年01期 v.25;No.120 57-6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7 ] - 宋汐瑾;任志平;杨阳;
通过求解圆柱坐标系中电场强度的赫姆霍兹方程,导出了径向非均匀介质中电磁测井的响应函数的一般表达式.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套管厚度的微小变化对电磁测井响应影响明显.不同电导率金属套管的电磁测井响应分析表明,套管电导率越高,接收线圈上的电场响应幅度越小.讨论了套管磁导率变化的电磁测井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套管磁导率越高,电磁波信号越难穿过套管,响应信号幅度越小.因此,在套管井电磁测井技术中,应尽量选用非磁性或弱磁性套管.
2010年01期 v.25;No.120 61-64+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21 ]
- 李彦超;张元法;曹成章;牛保伦;高立超;孟维龙;
对胜利油田含油污泥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含油污泥高温燃烧利用技术.该技术利用特殊锅炉将水煤浆与含油污泥掺和燃烧,通过流化床处理、烟气处理系统及粉尘回收系统,实现了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实验检测结果表明:炉膛温度高达1150℃,降低了燃烧对含油污泥干度的要求;除尘效率达到99.5%以上,烟尘、烟气符合国家排放标准;节约燃煤18.6%~22.2%.该技术有很强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
2010年01期 v.25;No.120 65-6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132 ] - 高爱华;苏斌;井波;肖健;陆治国;
采用发射光谱分析法对直流辉光放电等离子体裂解甲烷所产生的自由基H·(656.3nm),CH3·(724.6nm),CH2·(341.9nm)及CH·(431.42nm)的发射光谱强度进行了在线测量和分析描述.结果表明:在甲烷等离子体空间存在激发态的甲基、亚甲基、次甲基、氢自由基,各自由基的形成规律具有相似性,即其光谱强度都有一个开始时大幅上升,达到峰值后下降或稳定,最后伴有强度的小波动逐渐进入准动态平衡过程,但各自由基的成分比例在放电的不同时间是不同的,且随放电条件而异;各自由基的形成规律受进料量(气压)的影响是不同的.
2010年01期 v.25;No.120 68-70+76+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22 ] - 荣新明;贺卫东;李光辉;李锦超;王冲;张贵才;
研究了以聚磷酸(PPA)为磷酸化试剂合成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的合成条件,考察了酸醇物质的量比n(PPA)∶n(OP-4)、酯化温度、酯化时间、水解量、水解温度以及水解时间6种因素对单酯收率的影响,确定了聚磷酸作磷酸化试剂合成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的理想合成条件:n(PPA)∶n(OP-4)=1.6;酯化温度110~120℃;酯化时间6~8h;水解量5%;水解温度120℃;水解时间2.5~3.5h.合成出的产品均为单酯,且质量分数在93%以上.使用环己烷等作溶剂对单酯收率影响不大.OPP-4/桩西原油体系界面张力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存在的情况下达到8.970×10-3mN/m.OPP-4质量分数为0.25%时,起泡体积为473mL,析液半衰期长达5.217min.
2010年01期 v.25;No.120 71-76+11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0K] [下载次数:5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29 ] - 李娜;刘海涛;付欣;刘高文;张贵才;
以壬基酚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二壬基酚为原料,合成了氧丙烯平均链节数为5.01的二壬基酚聚氧丙烯醚磺酸盐(DNPPS).界面张力测定表明:DNPPS/桩西稠油的动态界面张力平衡值为0.13mN/m,比以壬基酚为原料合成的具有相似氧乙烯链节的其他非离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动态平衡界面张力都低.为进一步降低DNPPS/桩西稠油的界面张力,将DNPPS与碳酸钠进行了复配.发现当体系中Na2CO3与DNPPS质量比为10∶1左右时,二者之间有明显的协同效应;在Na2CO3质量分数为0.1%的复配体系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005%~0.010%的DNPPS,可使界面张力降低到10-4mN/m以下.研究对稠油化学驱有指导意义,也为二壬基酚的应用提供了新途径.
2010年01期 v.25;No.120 77-8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1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73 ]
- 刘天时;赵越;马刚;
油气钻井成本是反映油田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对钻井成本进行准确预测,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进行科学的决策与评估.在对油气钻井成本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考虑成本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油气钻井成本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结合中国石油某公司各区块钻井作业成本数据,将线性回归方法与神经网络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2010年01期 v.25;No.120 87-90+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下载次数:4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73 ] - 王凯;
针对传统方法对有杆抽油泵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抽油泵故障诊断方法.为解决高维、非线性分类问题,通过引入核运算技巧,分析非线性软间隔分类学习机具体算法,并得到使分类间隔最大的最优分类超平面方程.提出了特殊情况下的样本数据标准化处理具体算法,采用基于网格搜索的交叉验证法来选择模型参数,避免了参数选择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采用一对多SVM分类器对抽油泵工况进行了多分类仿真试验,并与BP网络、RBF网络、最小距离法等加以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一对多SVM分类法理论严谨,方法可行,自适应好,可在线运行,在解决有杆抽油泵故障诊断问题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有助于提高采油效率,实现远程采油控制智能化,建设数字油田.
2010年01期 v.25;No.120 91-95+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18 ] - 程国建;郭瑞华;
为了精确解决测井岩性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将粒子群优化算法(PSO)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相结合对实际测井资料进行岩性识别的方法.首先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LSSVM建模过程中的重要参数进行优化调整,然后利用参数优化调整后得到的具有较优分类效果的PSO-LSSVM模型对某油田的测井资料进行岩性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同基于交叉验证的支持向量机模型以及单隐层的BP神经网络模型相比,该方法能够很好描述测井数据和岩性类别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识别精度高,并提高了算法的自动化程度.
2010年01期 v.25;No.120 96-99+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3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65 ] - 王武习;
传统石油运输企业车辆设备管理系统主要是针对日常事务的管理,难于满足分析和辅助决策的需要.采用数据仓库技术构建了一个石油运输企业车辆设备管理数据仓库系统,分析设计了相应的主题、多维数据结构和多粒度数据组织模型,给出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和组成模块.系统对企业决策有参考价值.
2010年01期 v.25;No.120 100-10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