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福生,漆家福,王春英,张卫刚
为了分析大盛 -马站盆地的成因类型 ,重点调查了盆地内沉积相带的空间展布特征及盆地沉积中心迁移的规律 .盆地内同生构造显示盆地边缘主干断裂具有左行走滑特点 .盆地内生物化石及火山岩年代学特征表明盆地形成于早白垩世 .盆地性质为左旋走滑拉分盆地 ,说明郯庐断裂在早白垩世晚期发生过左旋走滑活动
2003年01期 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0 ] - 窦齐丰,彭仕宓,黄述旺,王韶华,刘伟
为了对红柳泉油田下干柴沟组下段油藏上砂组的沉积相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以岩心相分析为基础 ,综合储层岩性、沉积构造及粒度等方面的特征 ,对沉积相平面展布规律进行了分析 .确定了目的层段为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并且主要为水上三角洲亚相 ;其具体微相包括分流河道、决口水道、天然堤及泛滥平原 4类 ,建立了三角洲亚相垂向相层序及三维空间相模式 .最终探讨了沉积相对储层的物性及含油性的影响及控制作用 ,为储层的综合评价及有利储集相带预测奠定了地质基础
2003年01期 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9 ] - 杨军宁2003年01期 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9 ]
- 陈树文,刘洪,高红伟,李建勇,李斌,朱国同
波动方程基准面技术一直作为解决不规则的地表而受到人们的重视 .波动方程基准面方法也是解决深层勘探问题的一种有效的途径 .通过基准面的下移 ,可以使深部的信号增强 ,变多值走时为单值走时 ,从根本上消除了上覆层速度横向不均匀的影响 .使依赖近双曲线的分频叠加的去噪技术有可能用于深层资料 ,也可以在基准面上做深度偏移 ,既能提高计算效率 ,又能改善深层成像效果 .本文以大庆的“陆相断陷模型”为例 ,利用波动方程基准面有限差分法做的各种实例证明上述论断
2003年01期 8-11+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7 ] - 李留仁
哈南油田阿尔善组油藏是一断层发育、构造复杂破碎的多层油藏 ,其油藏流体类型属于黑油 .该油藏 1 989年 6月正式投入早期注水开发 ,经历了 3次大的调整 (层系细分 )和不断加密、完善井网 ,至 1 997年 1 2月 ,基本形成了 4套较完善的独立井网注采 4套层系的局面 ,综合含水率已达6 4 % ,而采出程度仅为 1 6 % ,稳产难度越来越大 .针对这种局面 ,利用三维三相黑油模型对哈南油田阿尔善组油藏的开发历史 ,分断块分层系进行了精细历史拟合 ,纵向上深入到了小层 ,得到了 40个小层的剩余油分布规律 ;分析了其影响因素 ,并在此基础上分层系提出了进一步挖潜的稳油控水调整措施 ,据此加密了 3口油井 ,效果良好 .
2003年01期 12-1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8 ] - 陈军斌,李璗,孙晓群
认为 Joshi在推导水平井的产量公式时 ,把水平井的流动视做向一个点汇的垂直流动与向一与水平井等长的垂直裂缝的水平流动的代数相加 ,这种简化处理是不对的 ,物理解释是牵强的 ,所给的水平井产量公式是错误的 .文中在保证地层内具有稳定流动的基础上 ,利用保角变换对顶底不渗透油藏中心有一口水平井的产量公式进行了重新推导 ,给出了水平井产量公式的修正公式 ,并且利用等值渗流阻力法进行了解释
2003年01期 15-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2 ] - 鞠斌山,王春田,李师涛,栾志安
为了研究水驱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原油黏度升高对水驱油的驱替特征影响 ,在经典的非活塞式驱替理论的基础上 ,考虑驱替过程中原油黏度的升高 ,进一步完善了非活塞式驱油理论 ,建立了一个一维油水两相渗流模型 ,并采用解析法和有限差分法两种方法对饱和度方程进行了求解 .用数学模拟的结果研究了原油黏度随含水率上升的 5种变化规律对无水采油期、注入孔隙体积与采收率关系等驱替特征的影响 .结合太平油田沾 1 4块太 1 0 - 1 2井原油黏度随含水上升的变化规律 ,对比了考虑原油黏度变化和不考虑原油黏度变化两种情况下采出程度的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 :开发过程中原油黏度的升高明显地缩短无水采油期 ,加剧含水上升速度 ;未考虑黏度升高的经典驱替理论方法预测的采收率偏高
2003年01期 17-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4 ] - 戴彩丽,王业飞,冷强,赵福麟
长成冻时间的深部调驱剂是以 HPAM为主的复配聚合物 ,由树脂交联剂 1 0 3交联形成的 .由冻胶强度级别的划分定性地测定成冻时间和突破真空度的方法定量测定冻胶强度 .评价了不同聚合物、交联剂及矿化度在不同温度下的成冻时间及强度 ,并作出了成冻时间及强度等值图 .结果表明 :成冻时间在 1~ 3 0 d范围内可调 ,强度 (即 p BV值 )在 - 0 .0 6 0~ - 0 .0 3 0 MPa范围内可调 .由成冻时间和强度等值图可找出具体地层条件下的不同成冻时间及不同强度调驱剂配方
2003年01期 21-23+2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2 ] - 林光荣,邵创国,韩亚萍,吕小林,雍存侠
储层的水敏特征评价对于注水开发至关重要 ,是保护油藏、防止油藏污染的重要参数 .从岩矿资料及黏土矿物成分看 ,长 2储层水敏矿物含量很少 ,从岩矿角度分析应该无水敏或弱水敏 .但试验结果表明长 2储层为中等水敏 ,显然两者是矛盾的 .利用试验方法来验证长 2储层存在的水敏特征 ,其伤害油藏水的主要原因是外来低矿化度流体的介入破坏了储层黏土矿物与地层水的原始平衡状态 ,引起黏土矿物品格膨胀分散运移 ,堵塞喉道造成的 .搞清这一点很重要
2003年01期 24-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9 ] - 邱勇松,杨正明,李捷,张训华
低渗透油田层启动压力梯度注水开发应根据储层物性和油水前缘来合理划分层序 ,制定方案更为有效 .针对渗透油层的储层特性 ,利用低渗透储层的渗流理论 ,研究低渗油层注水开发层间突进 ,推导出适合低渗油层注水开发时水驱油的前缘公式 ,并利用推导的公式进行油田实例计算 .结果表明 ,在低渗透油田的开发计算中 ,须考虑低渗透油田储层特性的影响 ,否则会引起较大误差 .得出 ,当启动压力梯度越大时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算出的水驱前缘要远小于不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算出的水驱前缘的结论 .由此给出油田合理开发层系
2003年01期 27-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9 ] - 王玉琨,吴金桥
以水解钛酸丁酯沉淀制备纳米 Ti O2 粉体 ,通过对比实验发现 :在同样的处理和煅烧条件下 ,反应系统中 PO4 3-,SO32 -,Si O32 -,Al3+ ,Ca2 +和 K+等离子有利于锐钛矿型 Ti O2 稳定 ,并可保持到较高温区 ;而 CO32 -,NH4 + 等离子是 Ti O2 的金红石晶型促进剂 ,在 70 0℃煅烧 2 h,可使金红石晶型的质量分数由 2 5 %分别提高到 6 6 %和 82 % ,且以 NH4 +为晶型转化促进剂产品中无固溶体为好
2003年01期 30-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9 ] - 尹小红,常建华,徐家业
利用农副产品废弃物麦秆、荞麦皮、锯末、稻壳中的纤维素制备纤维素强阴离子交换剂 ,用静态方法测定了它们对模拟电镀废水中 Cr( )的去除率 .讨论了离子交换剂的用量、离子交换时间、p H值对 Cr( )的去除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离子交换剂的用量为 0 .3 g、离子交换时间为 3 0 min;p H值为 2 .5~ 3 .5 ,对 Cr( )的去除率可达 99.5 %以上 .用动态方法测定了阴离子交换剂对 Cr( )的饱和吸附容量 ,用 w(Na OH)为 8%的溶液解吸再生 ,再生率可达 90 %以上 .该类纤维素强阴离子交换剂 ,特别是麦秆纤维素强阴离子交换剂对 Cr( )有良好的吸附能力 ,吸附容量可达76 .4mg· g-1,是一种较好的吸附材料
2003年01期 33-3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0 ] - 姚同玉,赵福麟
为了深入认识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的吸附特性 ,文中从时间、液固比、烷基链长、质量浓度、表面性质等方面研究了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的静态吸附性质 ;从烷基链长、质量浓度和表面性质方面研究了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的动态吸附性质 ,说明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吸附性较强 .这为进一步研究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在驱油中的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03年01期 36-3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4 ] - 宋昭峥,葛际江,张国忠,赵福麟
研究了丙烯酸十八酯 -丙烯酰十八胺共聚物对中原 WC98- 2井原油流变性的影响 ,探讨了降凝剂的筛选、不加剂和加剂原油的全黏温曲线的测定、重复加热和高速剪切对加剂效果的影响和降凝剂的改性效果的时效性 .试验表明 :降凝剂使原油的凝点和反常点降低 ,原油的牛顿流体温度范围变宽 ,并且使非牛顿流体温度下的黏度减小 ,但是 ,牛顿流体温度范围内的黏度基本没有变化 ;重复加热的温度高于原油的反常点 1 0 0℃以上时 ,重复加热对降凝剂的改性效果没有显著影响 .但是 ,重复加热温度低于原油的反常点 ,重复加热显著恶化降凝剂的改性效果 ;在原油的反常点以上 ,高速剪切对降凝剂的改性效果无明显的影响 .在原油析蜡高峰区温度范围内高速剪切 ,将大大恶化降凝剂的改性效果
2003年01期 39-42+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9 ] - 魏航信,吴伟
抽油机电液伺服加载系统是一种位置扰动型的施力系统 ,存在着非线性、不确定因素及由于位置扰动引起的多余力 ,传统的控制方法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采用模糊控制和 PID控制相结合的方法 ,用模糊推理调整 PID控制器参数 ,可以消除非线性以及位置扰动的影响 ,提高系统的精度 .在 MATLAB中对系统进行了仿真 ,结果证明了模糊 PID控制器的优越性
2003年01期 43-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8 ] - 阎凤霞,董玉华,高惠临
故障树分析法 (Fault Tree Analysis)是分析大型复杂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文中利用该方法对油气管线进行了失效分析 .通过考虑引起管线失效的主要原因 :泄漏、断裂以及其他造成泄漏和断裂的主要因素 ,建立了管线失效的故障树 .结合 VB编程并采用下行法(Fussell)求出了系统的全部 42个最小割集 ,并求出了管线的失效概率和基本事件的概率重要度和临界重要度 .从定性与定量两方面探讨了引起管线失效的基本原因 .通过对系统的故障树分析发现 ,引起管线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第三方破坏、腐蚀、误操作和材料缺陷等 ,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2003年01期 47-5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8 ] - 贾云飞
井下单螺杆泵工况诊断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优化两大部分 ,该系统的研制成功实现了井下单螺杆泵井生产状况的实时监测 ,能够帮助工程技术人员及时了解螺杆泵井的转速、扭矩和载荷等参数 ,并通过优化设计部分进行与理论值对比 ,从而指导螺杆泵井的维护工作 .通过现场应用 ,取得了井下单螺杆泵生产的第一手资料 ,尤其是直观地展示了螺杆泵启动阶段的运转特性 .目前已在 4口井上应用 ,结果证明了该系统的实用价值 .
2003年01期 51-53+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6 ] - 貟敏,于源,王小椿
论述了带叶冠扭曲叶片整体涡轮盘的几何造型的方法 ,提出了利用微分几何中曲率干涉的概念及 GBS外推法设计无干涉整体涡轮盘电火花精加工电极计的算法 .根据流道曲面创成中形成共轭曲面的基本条件 ,研究了电极在创成流道曲面中的运动轨迹和位姿确定 .通过实例验证了所提出的流道曲面创成思想的正确性及精加工电极设计的可行性
2003年01期 54-56+7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9 ] - 阮岩,施仁
以解决注水泵站在试运行中发生断轴、扭轴等重大事故 ,以及设备安装就位后振动较大等现象为出发点 ,认为转子找中是解决问题的首要条件 .详细论述了转子找中的调试过程 ,分析解决了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并找到了该泵站的热升高偏差 ,最终实现了注水泵站的正常运行
2003年01期 57-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6 ] - 李利品,李淑霞,党瑞荣
高分辨率感应测井仪 (HRI)是一种正在研制的应用感应原理测量地层电阻率的精密仪器 .它在信息处理方面采用数字相敏检波法分离接收信号的实部和虚部 ;在硬件实现上采用数字运算能力强大的 DSP和高速高精度 (1 6 Bit,5 70 k SPS) A/D,还利用 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控制所有的时序和工作状态 ,采用同一时钟源 ,可以保证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绝对同步 ,而且没有累计误差 ,能够达到很高的精度 .针对高分辨率感应测井仪 (HRI)介绍了采用 FPGA的硬件实现方案 ,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2003年01期 60-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5 ] - 王慧,方明,李仁根
分析了网络数据库安全的重要性 ,并说明了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和目前所采取的一些安全措施 .在全面地分析了网络数据库安全各种因素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个网络数据库安全的管理和实现模型
2003年01期 64-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8 ] - 王涛,李秀生,刘炜
针对笛卡尔网格油藏数值模拟软件不能精细模拟油藏特殊区域的问题 ,在综合一些自动网格生成算法优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套新的适合于有限体积差分的网格自动生成算法 ,用面向对象语言 C+ +开发出能对油藏特殊区域生成柔性网格的全隐式油藏数值模拟软件—VGRNS,并通过实例将此软件与笛卡尔网格划分的油藏数模软件进行了对比 .
2003年01期 67-7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0 ] - 宋建儒,肖筱南
讨论了弱条件下的两个 Bellman诱导不等式 ,证明了 Bellman不等式仍能在弱条件下成立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证明了非负不增趋于零的无穷序列 { ak}在相同弱化条件下 ,可将 Bellman不等式推广到更为广泛的形式 ∑∞k=1(- 1 ) k+ 1f (ak)≥ f(∑∞k=1(- 1 ) k+ 1ak) .这一数学结构的扩广 ,将对深入研究和分析变量之间的变化性状与相互制约 ,具有更加广泛的实用价值
2003年01期 7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1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