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群
冷家地区断裂的复杂性造成了油气水分布的多样性和油气水系统的复杂性.弄清断裂发育特征及其控制作用是认识本区油气分布规律的关键.从分析区域构造格架出发,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史,根据断裂分布、形成机理、活动特征、控制作用,总结出八种成因类型的断裂,建立了七种断裂发育模式,识别出五个级别的断裂,并对研究区构造单元进行划分.为分析断裂对油气的控制作用提供了依据.
1999年06期 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罗群
冷家地区断裂的复杂性造成了油气水分布的多样性和油气水系统的复杂性.弄清断裂发育特征及其控制作用是认识本区油气分布规律的关键.从分析区域构造格架出发,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史,根据断裂分布、形成机理、活动特征、控制作用,总结出八种成因类型的断裂,建立了七种断裂发育模式,识别出五个级别的断裂,并对研究区构造单元进行划分.为分析断裂对油气的控制作用提供了依据.
1999年06期 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学例
为了解布伦庙地区上古生界储集层的基本特征及展布规律,对其沉积相、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及孔隙结构等几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储集层为太原组、山西组及上、下石盒子组.太原组、山西组以扇三角洲沉积为主,少部分海湾潮坪沉积.上、下石盒子组为河道砂体至泛滥平原沉积.太原组储集层岩性为粗~中粒、含砾中~粗粒石英砂岩.山西组为岩屑石英砂岩和石英砂岩.上、下石盒子组为长石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储集层孔隙类型以次生溶孔为主,对孔隙形成具建设性的成岩作用是溶解作用.储集层物性特征总体上表现为低孔、低渗特点,孔隙度、渗透率相关性不明显.孔隙结构分析结果以Ⅲ类为主.储集层在纵向上是以下石盒子组相对最好.
1999年06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学例
为了解布伦庙地区上古生界储集层的基本特征及展布规律,对其沉积相、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及孔隙结构等几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储集层为太原组、山西组及上、下石盒子组.太原组、山西组以扇三角洲沉积为主,少部分海湾潮坪沉积.上、下石盒子组为河道砂体至泛滥平原沉积.太原组储集层岩性为粗~中粒、含砾中~粗粒石英砂岩.山西组为岩屑石英砂岩和石英砂岩.上、下石盒子组为长石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储集层孔隙类型以次生溶孔为主,对孔隙形成具建设性的成岩作用是溶解作用.储集层物性特征总体上表现为低孔、低渗特点,孔隙度、渗透率相关性不明显.孔隙结构分析结果以Ⅲ类为主.储集层在纵向上是以下石盒子组相对最好.
1999年06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建强
分析了钻速(ROP) 与泵量、立管压力、冲击频率以及钻柱和液柱共振之间的关系.指出,ROP随冲击频率的增加而快速增加,但这种增加并非线性关系,存在一最优冲击频率范围,使钻速保持较高.共振对系统振幅有较大影响,因而直接影响到钻速的变化,既有利,又有弊,使得钻速的变化呈波动状.泥浆性质(粘度、密度,弹性) 对冲击频率有一定影响,它会降低冲击频率,研究认为,尽管有诸多影响冲旋钻钻速的因素,但冲旋钻的钻速比常规钻速要提高很多,是有前途的高效快速钻井方法.
1999年06期 10-11+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高建强
分析了钻速(ROP) 与泵量、立管压力、冲击频率以及钻柱和液柱共振之间的关系.指出,ROP随冲击频率的增加而快速增加,但这种增加并非线性关系,存在一最优冲击频率范围,使钻速保持较高.共振对系统振幅有较大影响,因而直接影响到钻速的变化,既有利,又有弊,使得钻速的变化呈波动状.泥浆性质(粘度、密度,弹性) 对冲击频率有一定影响,它会降低冲击频率,研究认为,尽管有诸多影响冲旋钻钻速的因素,但冲旋钻的钻速比常规钻速要提高很多,是有前途的高效快速钻井方法.
1999年06期 10-11+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周风山,赵明方,倪文学,蒲春生,卢凤纪
泥饼弹塑性反映泥饼在渗透、压缩、多孔和摩阻等方面的综合特性.主要就惰性固相颗粒粒度分布和包被性聚合物对反映这些性能的各参数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证实了泥饼的弹塑性和泥饼的强度是一对矛盾.含有细的和粒度分布大的固相颗粒的泥饼结构致密,可压缩性和渗透性小.聚合物含量增大使泥饼结构疏松,含水率和压缩性大.对吐哈油田17 口井的现场泥浆的泥饼质量进行的检测表明,API失水泥饼实厚一般不超过1m m ,其强度多在100 ~150g;HTHP泥饼实厚在1 ~1.5m m ,强度为150~450g,最高可达到500g 以上.但由于HTHP泥饼密性好,致密层厚,一般韧性稍差.
1999年06期 12-1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周风山,赵明方,倪文学,蒲春生,卢凤纪
泥饼弹塑性反映泥饼在渗透、压缩、多孔和摩阻等方面的综合特性.主要就惰性固相颗粒粒度分布和包被性聚合物对反映这些性能的各参数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证实了泥饼的弹塑性和泥饼的强度是一对矛盾.含有细的和粒度分布大的固相颗粒的泥饼结构致密,可压缩性和渗透性小.聚合物含量增大使泥饼结构疏松,含水率和压缩性大.对吐哈油田17 口井的现场泥浆的泥饼质量进行的检测表明,API失水泥饼实厚一般不超过1m m ,其强度多在100 ~150g;HTHP泥饼实厚在1 ~1.5m m ,强度为150~450g,最高可达到500g 以上.但由于HTHP泥饼密性好,致密层厚,一般韧性稍差.
1999年06期 12-1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杨万成,雍富华,丁永寿,朱淑梅
针对吐哈温米油田污水悬浮物含量高的特点研制了污水处理剂FMA.室内及现场应用试验表明,FMA 对油田污水具有良好的絮凝、阻垢及一定的除油能力.根据水质的不同,在50~400m g/L加量下可使机杂去除率在92% 以上,含油去除率大于97% ,阻垢率大于90% ,这种FMA 絮凝剂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且生产中无任何副产品产生,不污染环境.
1999年06期 15-16+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万成,雍富华,丁永寿,朱淑梅
针对吐哈温米油田污水悬浮物含量高的特点研制了污水处理剂FMA.室内及现场应用试验表明,FMA 对油田污水具有良好的絮凝、阻垢及一定的除油能力.根据水质的不同,在50~400m g/L加量下可使机杂去除率在92% 以上,含油去除率大于97% ,阻垢率大于90% ,这种FMA 絮凝剂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且生产中无任何副产品产生,不污染环境.
1999年06期 15-16+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津,孙渊,张成利
论述了油田区块开发前期和中期的油气预测的方法及实际应用问题.主要利用三维地震资料提取地震属性参数,并采用模糊神经网络技术,即将模糊概念和BP神经网络结合一体进行预测.为使BP神经网络尽快收敛,减小振荡,增强网络的可靠性,还提出了两种主要修正BP网络的方法,其一为动态调节学习率;其二为动态调整权系数参数.通过实例分析认为:该方法的精度和可靠性较高,其预测结果为油田开发区块增产上储提供了较可靠的依据.
1999年06期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李津,孙渊,张成利
论述了油田区块开发前期和中期的油气预测的方法及实际应用问题.主要利用三维地震资料提取地震属性参数,并采用模糊神经网络技术,即将模糊概念和BP神经网络结合一体进行预测.为使BP神经网络尽快收敛,减小振荡,增强网络的可靠性,还提出了两种主要修正BP网络的方法,其一为动态调节学习率;其二为动态调整权系数参数.通过实例分析认为:该方法的精度和可靠性较高,其预测结果为油田开发区块增产上储提供了较可靠的依据.
1999年06期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王史文,姜玲,刘东亮,昝启云,孙茂功
针对乐安油田超稠油区原油粘度大,注汽困难的开采特点,从超稠油渗流特征研究着手,采用物理化学辅助蒸汽吞吐技术提高该地区原油采收率,比较了采取不同强化注汽措施前后,采油情况的变化开展了以降粘剂、助排剂、声波助注器为主的物理化学辅助蒸汽吞吐的现场试验,见到了明显的增油效果,通过施使物理化学复合工艺,一般可提高油汽比0.1 ~0.5,并延长生产周期,增加采油量.
1999年06期 20-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王史文,姜玲,刘东亮,昝启云,孙茂功
针对乐安油田超稠油区原油粘度大,注汽困难的开采特点,从超稠油渗流特征研究着手,采用物理化学辅助蒸汽吞吐技术提高该地区原油采收率,比较了采取不同强化注汽措施前后,采油情况的变化开展了以降粘剂、助排剂、声波助注器为主的物理化学辅助蒸汽吞吐的现场试验,见到了明显的增油效果,通过施使物理化学复合工艺,一般可提高油汽比0.1 ~0.5,并延长生产周期,增加采油量.
1999年06期 20-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郑新侠
考虑油田注水开发期采液量是注水参数和地层参数等的连续函数,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探讨油田注水开发期见水后的各个单井产状描述和产液量预测的新方法.采用某油田某区块内5口采油井配置10口注水井,在12个月的注采数据来训练所建立的注采系统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可很好地用来定量描述油田注水期采出液量与注入液量之间的复杂函数关系,可用于油田水驱产状的描述.滚动预测的结果表明,预测的累计采油量随月份的增长变化和实测的符合良好.
1999年06期 24-2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郑新侠
考虑油田注水开发期采液量是注水参数和地层参数等的连续函数,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探讨油田注水开发期见水后的各个单井产状描述和产液量预测的新方法.采用某油田某区块内5口采油井配置10口注水井,在12个月的注采数据来训练所建立的注采系统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可很好地用来定量描述油田注水期采出液量与注入液量之间的复杂函数关系,可用于油田水驱产状的描述.滚动预测的结果表明,预测的累计采油量随月份的增长变化和实测的符合良好.
1999年06期 24-2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小莉,程玉群
地层压力的有效预测,对于研究油气运聚与成藏,以及储集层评价等方面至关重要.在地层压力分析的诸多方法中,以测井资料为主的分析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详细讨论了构造、裂缝、流体性质对声波时差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地层压力分析的有效途径是综合地震、测井、基础地质等资料,首先进行构造分析、岩性分析、流体性质分析和裂缝分析,然后进行孔隙度反演并建立孔隙度与深度压实曲线,并进一步结合测试资料和构造变动史和古地温史研究,进行地层压力的分析和预测.
1999年06期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4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张小莉,程玉群
地层压力的有效预测,对于研究油气运聚与成藏,以及储集层评价等方面至关重要.在地层压力分析的诸多方法中,以测井资料为主的分析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详细讨论了构造、裂缝、流体性质对声波时差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地层压力分析的有效途径是综合地震、测井、基础地质等资料,首先进行构造分析、岩性分析、流体性质分析和裂缝分析,然后进行孔隙度反演并建立孔隙度与深度压实曲线,并进一步结合测试资料和构造变动史和古地温史研究,进行地层压力的分析和预测.
1999年06期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4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高燕云,张风奎,何光渝
针对目前油田开发调整方案选择中所采用的传统评价方法:会议评议法与经济分析法的缺陷,提出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来进行开发调整方案的选择.根据实施油田开发调整的目标,建立了油田开发调整方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评议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系数,对各项指标数据进行了无量纲归一化处理,解决了对不同计量单位评价指标的不可公度问题.通过实例说明了该评价方法的应用,并进行了方案选择和排序.
1999年06期 31-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燕云,张风奎,何光渝
针对目前油田开发调整方案选择中所采用的传统评价方法:会议评议法与经济分析法的缺陷,提出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来进行开发调整方案的选择.根据实施油田开发调整的目标,建立了油田开发调整方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评议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系数,对各项指标数据进行了无量纲归一化处理,解决了对不同计量单位评价指标的不可公度问题.通过实例说明了该评价方法的应用,并进行了方案选择和排序.
1999年06期 31-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辉,廖洪国,张连社,高成元,程天阁
针对孤岛油田稠油油藏属疏松砂岩油藏易出砂这一现状研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热采井防砂剂,即RC—G防砂剂.这种防砂剂是在特制的TL颗粒表面涂敷一层带有潜伏性固化剂的高温粘合剂,注汽前挤入地层,在油层温度下,固化剂将粘合剂交联成不溶不熔体型产物,在油井近井地带形成一个较高强度的挡砂屏障,防止油井生产时出砂.这种防砂剂适用温度60 ~350℃,350℃条件下抗折强度大于4.0MPa,渗透率可达34.6μm 2,防砂不影响井的供液能力.采用这种防砂剂在热采井上试验18 井次,成功率87.5% ,和以往应用的高温涂敷砂相比,成功率明显提高,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1999年06期 34-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辉,廖洪国,张连社,高成元,程天阁
针对孤岛油田稠油油藏属疏松砂岩油藏易出砂这一现状研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热采井防砂剂,即RC—G防砂剂.这种防砂剂是在特制的TL颗粒表面涂敷一层带有潜伏性固化剂的高温粘合剂,注汽前挤入地层,在油层温度下,固化剂将粘合剂交联成不溶不熔体型产物,在油井近井地带形成一个较高强度的挡砂屏障,防止油井生产时出砂.这种防砂剂适用温度60 ~350℃,350℃条件下抗折强度大于4.0MPa,渗透率可达34.6μm 2,防砂不影响井的供液能力.采用这种防砂剂在热采井上试验18 井次,成功率87.5% ,和以往应用的高温涂敷砂相比,成功率明显提高,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1999年06期 34-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薛庆忠
研制了一套二维电阻热采物理模拟系统. 该系统包括五个组成部分:模型主体、注入系统、采出系统、抽真空系统和温度测量系统.其模型主体的体积为400 ×400 ×36m m . 在模型底部开有若干个温度测量孔,通过测量孔将测温热电偶放置在模拟油藏中. 电热油藏的物理模拟过程中的温度测量采用自行研制的温度场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了在线监测. 可利用该系统研究电场提高原油采收效率的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更适合于电热油藏的机理性研究.
1999年06期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薛庆忠
研制了一套二维电阻热采物理模拟系统. 该系统包括五个组成部分:模型主体、注入系统、采出系统、抽真空系统和温度测量系统.其模型主体的体积为400 ×400 ×36m m . 在模型底部开有若干个温度测量孔,通过测量孔将测温热电偶放置在模拟油藏中. 电热油藏的物理模拟过程中的温度测量采用自行研制的温度场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了在线监测. 可利用该系统研究电场提高原油采收效率的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更适合于电热油藏的机理性研究.
1999年06期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原健安
采用热分析等方法测试了改性沥青在温度改变过程中微观及宏观性能指标,通过对聚合物在沥青中的使用进行研究及对测试结果的分析讨论,发现在用聚合物对沥青进行改性过程中,沥青自身性质的调整改善及改性剂对沥青分子的约束使用是改性沥青温度稳定性得到提高的两个主要原因.文中对沥青与聚合物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1999年06期 41-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原健安
采用热分析等方法测试了改性沥青在温度改变过程中微观及宏观性能指标,通过对聚合物在沥青中的使用进行研究及对测试结果的分析讨论,发现在用聚合物对沥青进行改性过程中,沥青自身性质的调整改善及改性剂对沥青分子的约束使用是改性沥青温度稳定性得到提高的两个主要原因.文中对沥青与聚合物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1999年06期 41-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张强,何伯述,许晋源
燃烧过程排放的氮氧化物(NOX) 气体是危害很大、很难处理的大气污染物.降低燃烧过程中的NOX排放有两类方法:一是降低NOX的原始形成,第二类是还原已形成的NOX;在还原已形成的NOX 方法中,再燃烧(即部分燃烧后期喷入燃烧) 是当今世界前景看好的低NOX 控制技术,它是利用燃料分级形成还原性气氛迫使NOX分解来降低NOX 形成的燃烧方法.其中,天然气做为再燃烧料已成功用于商业,并在其它措施的基础上再降低NOX50% ~70% .叙述了以天然气做为再燃烧料的再燃烧原理和途径,重点论述了采用无限快反应速率模型,并假定模拟烟气为层流或湍流粘性系数为常数的湍流情况下,运用有限差分及多重网格方法,计算出了这一还原反应过程的浓度场,得到了较为合理的结果.
1999年06期 44-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强,何伯述,许晋源
燃烧过程排放的氮氧化物(NOX) 气体是危害很大、很难处理的大气污染物.降低燃烧过程中的NOX排放有两类方法:一是降低NOX的原始形成,第二类是还原已形成的NOX;在还原已形成的NOX 方法中,再燃烧(即部分燃烧后期喷入燃烧) 是当今世界前景看好的低NOX 控制技术,它是利用燃料分级形成还原性气氛迫使NOX分解来降低NOX 形成的燃烧方法.其中,天然气做为再燃烧料已成功用于商业,并在其它措施的基础上再降低NOX50% ~70% .叙述了以天然气做为再燃烧料的再燃烧原理和途径,重点论述了采用无限快反应速率模型,并假定模拟烟气为层流或湍流粘性系数为常数的湍流情况下,运用有限差分及多重网格方法,计算出了这一还原反应过程的浓度场,得到了较为合理的结果.
1999年06期 44-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军,陈听宽,金友煌
环空管气—液两相流出现在石油开发的许多场合,与圆管两相流相比,对环空管两相流的研究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自80 年代以来,只有Sadatom i、Caetano、Kelessidis、Hasan 等少数研究者对环空管气—液两相流的流型、含气率及压力降等进行了研究.本文对20 年来环空管气—液两相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一些介绍,并对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
1999年06期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7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张军,陈听宽,金友煌
环空管气—液两相流出现在石油开发的许多场合,与圆管两相流相比,对环空管两相流的研究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自80 年代以来,只有Sadatom i、Caetano、Kelessidis、Hasan 等少数研究者对环空管气—液两相流的流型、含气率及压力降等进行了研究.本文对20 年来环空管气—液两相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一些介绍,并对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
1999年06期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7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朱小平,高纪念,张铜鋆
根据钻井绞车盘式刹车的结构原理和钻井作业对其液压系统的要求,提出一种新的钻井绞车盘式刹车液压系统方案,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及特点.在液压系统中以先导减压阀为主阀,分别采用刹把和比例溢流阀进行调节,控制刹车力矩的变化,既保留了手动操作灵活方便的特点,又可实现自动送钻;油路采用压力控制和方向控制两种方式并联,油源采用二级赘余配置,系统可靠性高;利用气控换向阀控制紧急制动油缸,对钻井作业中可能出现的辅助刹车失效、溜钻、游车与天车相碰三种意外紧急情况提出了可行的处理措施,进一步保证了钻井作业的安全.分析表明,这套液压系统适用于钻井绞车盘式刹车的控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1999年06期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4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朱小平,高纪念,张铜鋆
根据钻井绞车盘式刹车的结构原理和钻井作业对其液压系统的要求,提出一种新的钻井绞车盘式刹车液压系统方案,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及特点.在液压系统中以先导减压阀为主阀,分别采用刹把和比例溢流阀进行调节,控制刹车力矩的变化,既保留了手动操作灵活方便的特点,又可实现自动送钻;油路采用压力控制和方向控制两种方式并联,油源采用二级赘余配置,系统可靠性高;利用气控换向阀控制紧急制动油缸,对钻井作业中可能出现的辅助刹车失效、溜钻、游车与天车相碰三种意外紧急情况提出了可行的处理措施,进一步保证了钻井作业的安全.分析表明,这套液压系统适用于钻井绞车盘式刹车的控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1999年06期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4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田美娥1999年06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田美娥1999年06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