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军红,李黎川
为了使PID控制器参数能够在线自动调整,获得最优或次优的控制器参数,提出了基于浮点数编码遗传算法(GA)的位置伺服系统PID控制器参数在线整定算法(GACPT),设计了相应的改进遗传操作,同时提出了通过运动学习保证控制器稳定鲁棒性的适合度函数设计方法.完成一次PID控制器参数在线整定只需10min,效率较人工整定有很大提高.对一个实际机电位置伺服系统的仿真研究表明,GACPT算法能够在对象参数未知时,使系统阶跃响应趋于期望曲线,高效地完成PID控制器参数在线整定.该方法可用于数控机床位置伺服控制、过程控制等一般工业控制系统,以及机器人高精度轨迹控制系统.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3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张发展,段建婷
钻井遇到盐岩层及其它蠕变率高的地层时,套管受到内压和高外压的作用,常常引起变形甚至挤毁.对于此类地层,套管设计可行的办法是采用双层组合套管.认为双层组合套管在这类地层中,破坏是强度问题而不是失稳问题.从此点出发,采用相当应力建立了优化数学模型,利用复形法进行强度优化设计.经过多次电算,证明本文的设计是实用的,并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吴会松,谢阳,田军,李莉莉
根据当前软件开发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在保证当前开发质量及效率的前提下,还能让以后的软件开发人员重用已开发软件资源的“再用式”软件开发方法,该方法结合了面向对象及快速原型法的优点:针对软件开发中的需求多变性,用快速原型法进行需求分析,在后续的开发中,以面向对象为基础,用各种“级别”不同的可重用软部件组装系统,在对软部件不断的创建(只在没有所需部件时才创建)、重用及组合中完成系统的开发.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软件的整体开发效率.最后对该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施宏伟
以生产过程中要素贡献的可分离性为基础,从增长速度方程的递推过程出发,通过相关案例的分析,对技术要素的贡献特征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揭示了技术进步不同路径的经济效果差异,最后对以上差异的特征与成因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出了社会经济系统中不存在游离态的抽象技术的结论.这种对技术进步效果差异的研究,是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关键问题.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黄晓伟
任何一个社会组织都处于一定的外部和内部环境之中,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之中的公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产生各种性质、各种类型的关系.当某一社会组织要改善自身所处的某种公共关系状态时,便会自觉地、主动地采取某些措施,开展某些活动,以求得自身的良好发展,公共...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朝全,蔡竟伦,翟尚江,杨锡亮
将学习曲线与传统的分段方法结合起来,既克服了分段法中不考虑学习效果的缺陷,又克报了学习曲线中不能灵活调整的缺陷,形成两种方法的优点叠加.用学习曲线测算井段的钻井时间,其前提条件是:各井在该井段的钻头选型基本相同,井段直径相同,所穿过的地层相同,所属的井型相同.对钻井参数(钻压、转速、泵压、排量)、泥浆密度与性能、喷嘴直径与个数等时变性因素,不单独列出,而作为在钻井过程中通过逐步学习加以改善的对象.用塔北某地区1号构造上所钻井的二开井段(444.5mm)实际资料测算,得到的结果明显优于钻井监督的计划时间,测算的最大相对误差11.8%,平均为8.8%,而监督组计划误差为41.9%,平均误差率降低了一半以上.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周风山,蒲春生,倪文学,卢凤纪
研究了钻井过程中的摩擦特点,确定了用LEM—2动态润滑仪评价钻井液润滑特性的合理使用方法,发现通过调整仪器的内置常数CNST,就可使不同载荷及转速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减至最小,从而使不同载荷下测得的摩阻系数Cf具有可比性.开发了一种与该仪器SHC软件系统配套使用的全中文数据处理软件——LEMSS系统,可完成对钻井液体系及一种或多种润滑剂在不同用途下的评价试验数据处理,以三种不同的图形方便直观地输出评价结果.用该仪器评价了常用钻井液体系的摩阻系数,大多数水基钻井液的Cf在0.2~0.4,但只要Cf≤0.2,就可认为其润滑性能满足工程要求.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4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孟开元,许水法
石油工程中的勘探、钻井、采油等各项工程作业,区域大,距离远.为了便于管理,将整个油田分成几个较小的区片,即前线指挥部.在总指挥部、前线指挥部和井队之间,需要钻井生产实时监测系统进行数据的远程通信.笔者联系实际,探讨了油田通信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其中包括系统通信网络子网的合理分布,及其可靠的通信信道和技术,系统实施的任务策略,各级通信的硬件配置和支撑软件流程.最后对系统实施办法、扩展性、可靠性作了简要的论述.对油田生产作业的数据远程通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吴少波,宋子齐,谭成仟
以岩心和测井分析为基础,通过对沈84块沙三四段的岩石类型及其组合、沉积韵律、原生沉积构造、砂岩的粒度分布特征、古生物化石及砂体形态等沉积相标志的研究,确定其为一套扇三角洲相沉积,可进一步分为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及前扇三角洲三个亚相.区内以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为主体,主要包括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边部、河间薄层砂、前缘席状砂、水下分流河道间等微相类型.此外,以单井微相分析为基础,结合大量的地球物理测井及录井资料,研究了区块内沙三四段四个油层组、30个小层、63个单层的沉积微相平面分布规律.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吴新民,康有新,姜英泽,张立明
为了更好地认识大安北油田葡萄花储层特性,并为大安北油田勘探开发提供依据,通过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分析和电镜分析等研究手段,详细分析研究了大安北油田葡萄花储层岩石的基本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葡萄花储层岩石类型主要有细砂岩、粉砂岩、中砂岩、不等粒砂岩和砂砾岩,含油砂岩以粉砂岩和细砂岩为主;组成储层砂岩的碎屑成分有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主要以岩浆岩岩屑和变质岩岩屑为主,据此可以认为葡萄花油层储层砂岩大多为长石岩屑粉砂岩或长石岩屑细砂岩;储层砂岩的填隙物成分主要为各类粘土矿物和碳酸盐类矿物,由于储层岩石高含泥质和钙质,使储层砂岩具有低孔、低渗的特征;储层的主要损害因素为速敏、微粒运移、酸敏和水敏损害.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杨小平,江开兰,贺泽元,汪旨银,向伟
为解决磨溪气田的腐蚀问题,研制了油溶性成膜缓蚀剂CZ3-1与水溶挥发性缓蚀剂CZ3—3,并将其复配使用.在室内采用常压、80℃静态试验和高压(高H2S气体分压、高CO2气体分压)、80℃静态试验评价了CZ3—1和CZ3—3复合使用时于含H2S、CO2、Cl-及高矿化度等腐蚀介质中的缓蚀作用;在现场试验中采用了加拿大卡普罗克(CaProco)腐蚀监测系统考察了CZ3—1和CZ3—3复合使用时对气井地下管串及井口设施的缓蚀效果.室内评价及现场监测均表明CZ3—1和CZ3—3复合使用时在含H2S、CO2、Cl-及高矿化度等腐蚀介质中有良好的缓蚀效果.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周风山,蒲春生,倪文学,卢凤纪
研究了钻井过程中的摩擦特点,确定了用LEM—2动态润滑仪评价钻井液润滑特性的合理使用方法,发现通过调整仪器的内置常数CNST,就可使不同载荷及转速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减至最小,从而使不同载荷下测得的摩阻系数Cf具有可比性.开发了一种与该仪器SHC软件系统配套使用的全中文数据处理软件——LEMSS系统,可完成对钻井液体系及一种或多种润滑剂在不同用途下的评价试验数据处理,以三种不同的图形方便直观地输出评价结果.用该仪器评价了常用钻井液体系的摩阻系数,大多数水基钻井液的Cf在0.2~0.4,但只要Cf≤0.2,就可认为其润滑性能满足工程要求.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4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孟开元,许水法
石油工程中的勘探、钻井、采油等各项工程作业,区域大,距离远.为了便于管理,将整个油田分成几个较小的区片,即前线指挥部.在总指挥部、前线指挥部和井队之间,需要钻井生产实时监测系统进行数据的远程通信.笔者联系实际,探讨了油田通信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其中包括系统通信网络子网的合理分布,及其可靠的通信信道和技术,系统实施的任务策略,各级通信的硬件配置和支撑软件流程.最后对系统实施办法、扩展性、可靠性作了简要的论述.对油田生产作业的数据远程通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尚海燕,周静,付鑫生
地面与井下的信息通道是实现“井眼轨迹遥控系统”的必要条件.上行通道的随钻测量系统已是全球性的商品,而下行通道目前仍然没有成熟的产品.笔者就是在下行通道系统总体方案的基础上,对其硬件的设计与实现予以分析和讨论.根据井下钻井与停钻时,在钻头附近产生的振动能量相差很远这一基理,确定了下行通道电路的设计思想,并设计了井下振动传感器电路,信号调理电路和CPU工作电路,与硬件的工作相匹配的软件方案,对下行通道的各部分电路的功能和实现给予了详尽的分析和讨论.振动台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电路设计正确,选件得当.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马建国,刘小娟,杜福祥,马东霞
研究了机械振动对岩心水驱油相渗曲线的影响,通过岩心振动相渗实验,得出了三套可对比的相渗曲线.实验表明,振动与不振动时的相渗曲线相比,油、水相渗曲线均要上抬,油的相渗曲线要右移,水的相渗曲线要左移.油、水相渗透率可提高20%~30%,残余油饱和度最多可降低6%,无水采收率最大可提高9%,最终采收率最大可提高10%.说明适当特性的机械振动,可有效地提高水驱油的效果,降低油水表面张力,减弱储岩层的毛管压力,加快了油水重力分离速度,降低产油的含水率和原油粘度.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曾联波,郑聪斌
通过露头、古地磁定向岩心与薄片及有限元三维数值模拟研究,靖安地区主要发育有东西向和南北向两组区域裂缝,局部地段还分布有北东向和北西向裂缝.裂缝规模大,产状稳定,延伸长,构成较好的网络系统.裂缝的分布受岩层控制,垂直于层面,其间距呈正态函数分布,并与岩层厚度呈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由于受岩性、层厚等因素的影响,使裂缝在纵向上的发育程度有较大差异,其中以长6层裂缝最发育.裂缝系统控制了该区低渗透储集层的渗透性,影响着开发井网的布置、水平井设计、压裂改造方案设计以及注水管理.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刘朝全,蔡竟伦,翟尚江,杨锡亮
将学习曲线与传统的分段方法结合起来,既克服了分段法中不考虑学习效果的缺陷,又克报了学习曲线中不能灵活调整的缺陷,形成两种方法的优点叠加.用学习曲线测算井段的钻井时间,其前提条件是:各井在该井段的钻头选型基本相同,井段直径相同,所穿过的地层相同,所属的井型相同.对钻井参数(钻压、转速、泵压、排量)、泥浆密度与性能、喷嘴直径与个数等时变性因素,不单独列出,而作为在钻井过程中通过逐步学习加以改善的对象.用塔北某地区1号构造上所钻井的二开井段(444.5mm)实际资料测算,得到的结果明显优于钻井监督的计划时间,测算的最大相对误差11.8%,平均为8.8%,而监督组计划误差为41.9%,平均误差率降低了一半以上.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尚海燕,周静,付鑫生
地面与井下的信息通道是实现“井眼轨迹遥控系统”的必要条件.上行通道的随钻测量系统已是全球性的商品,而下行通道目前仍然没有成熟的产品.笔者就是在下行通道系统总体方案的基础上,对其硬件的设计与实现予以分析和讨论.根据井下钻井与停钻时,在钻头附近产生的振动能量相差很远这一基理,确定了下行通道电路的设计思想,并设计了井下振动传感器电路,信号调理电路和CPU工作电路,与硬件的工作相匹配的软件方案,对下行通道的各部分电路的功能和实现给予了详尽的分析和讨论.振动台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电路设计正确,选件得当.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祥,陈辉,史俊,李谦定,姜娜
利用分光光度法和容量法分别考察了重芳烃石油磺酸盐(简称HAPS)与Ca2+、Mg2+的沉积规律及在地层砂上的吸附规律.实验表明:当固定Ca2+、Mg2+混合液浓度改变HAPS浓度时,HAPS与Ca2+、Mg2+的作用呈现出沉淀——溶解——再沉淀的普遍规律,且沉淀量随着HAPS和Ca2+、Mg2+混合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HAPS在地层砂上的吸附等温线呈“S”型,表现出多层吸附的特征.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岳红,胡小玲,苏克和,杨汉永
介绍了用静电位极化曲线法,对固井外包水泥环的金属套管样品的腐蚀速率进行研究,多组测试结果表明:包覆不同缓蚀剂配方的水泥,采用不同浇注方式形成的水泥环,对金属套管的相对腐蚀速率不同.不同缓蚀剂配方水泥的抗腐蚀能力可提高63%;浇注方式不同,抗腐蚀能力可提高约1.3倍.为选择最佳缓蚀剂水泥配方及浇注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外包水泥环金属套管的相对腐蚀速率测定,提供了一种新的电化学测试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岳红,胡小玲,苏克和,杨汉永
介绍了用静电位极化曲线法,对固井外包水泥环的金属套管样品的腐蚀速率进行研究,多组测试结果表明:包覆不同缓蚀剂配方的水泥,采用不同浇注方式形成的水泥环,对金属套管的相对腐蚀速率不同.不同缓蚀剂配方水泥的抗腐蚀能力可提高63%;浇注方式不同,抗腐蚀能力可提高约1.3倍.为选择最佳缓蚀剂水泥配方及浇注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外包水泥环金属套管的相对腐蚀速率测定,提供了一种新的电化学测试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施宏伟
以生产过程中要素贡献的可分离性为基础,从增长速度方程的递推过程出发,通过相关案例的分析,对技术要素的贡献特征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揭示了技术进步不同路径的经济效果差异,最后对以上差异的特征与成因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出了社会经济系统中不存在游离态的抽象技术的结论.这种对技术进步效果差异的研究,是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关键问题.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黄晓伟
任何一个社会组织都处于一定的外部和内部环境之中,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之中的公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产生各种性质、各种类型的关系.当某一社会组织要改善自身所处的某种公共关系状态时,便会自觉地、主动地采取某些措施,开展某些活动,以求得自身的良好发展,公共...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留仁,赵艳艳
为了搞清楚低渗透油田注水和注气开发的效益,以安塞油田坪桥区特低渗透油田为例,应用三维三相全组份模型,对低渗透油田的注水开发和注气开发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将二者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注水开发和注气开发都能有效地向地层补充能量,较自然能量开采,开发水平有很大提高,是开发低渗透油田的有效方法;注水开发和注气开发比较存在三个时期,即①前期注水优于注气;②中期注气优于注水;③后期注水优于注气;三个不同时期出现的早晚和长短受注入气组成的影响;注水采收率可达26.24%;注气采收率在14.14%~24.28%之间,注入气体越富,效果越好;提高注气效果的关键,是延迟注入气在生产井井底的突破.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5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马建国,刘小娟,杜福祥,马东霞
研究了机械振动对岩心水驱油相渗曲线的影响,通过岩心振动相渗实验,得出了三套可对比的相渗曲线.实验表明,振动与不振动时的相渗曲线相比,油、水相渗曲线均要上抬,油的相渗曲线要右移,水的相渗曲线要左移.油、水相渗透率可提高20%~30%,残余油饱和度最多可降低6%,无水采收率最大可提高9%,最终采收率最大可提高10%.说明适当特性的机械振动,可有效地提高水驱油的效果,降低油水表面张力,减弱储岩层的毛管压力,加快了油水重力分离速度,降低产油的含水率和原油粘度.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曾联波,郑聪斌
通过露头、古地磁定向岩心与薄片及有限元三维数值模拟研究,靖安地区主要发育有东西向和南北向两组区域裂缝,局部地段还分布有北东向和北西向裂缝.裂缝规模大,产状稳定,延伸长,构成较好的网络系统.裂缝的分布受岩层控制,垂直于层面,其间距呈正态函数分布,并与岩层厚度呈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由于受岩性、层厚等因素的影响,使裂缝在纵向上的发育程度有较大差异,其中以长6层裂缝最发育.裂缝系统控制了该区低渗透储集层的渗透性,影响着开发井网的布置、水平井设计、压裂改造方案设计以及注水管理.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刘祥,陈辉,史俊,李谦定,姜娜
利用分光光度法和容量法分别考察了重芳烃石油磺酸盐(简称HAPS)与Ca2+、Mg2+的沉积规律及在地层砂上的吸附规律.实验表明:当固定Ca2+、Mg2+混合液浓度改变HAPS浓度时,HAPS与Ca2+、Mg2+的作用呈现出沉淀——溶解——再沉淀的普遍规律,且沉淀量随着HAPS和Ca2+、Mg2+混合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HAPS在地层砂上的吸附等温线呈“S”型,表现出多层吸附的特征.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吴少波,宋子齐,谭成仟
以岩心和测井分析为基础,通过对沈84块沙三四段的岩石类型及其组合、沉积韵律、原生沉积构造、砂岩的粒度分布特征、古生物化石及砂体形态等沉积相标志的研究,确定其为一套扇三角洲相沉积,可进一步分为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及前扇三角洲三个亚相.区内以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为主体,主要包括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边部、河间薄层砂、前缘席状砂、水下分流河道间等微相类型.此外,以单井微相分析为基础,结合大量的地球物理测井及录井资料,研究了区块内沙三四段四个油层组、30个小层、63个单层的沉积微相平面分布规律.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吴新民,康有新,姜英泽,张立明
为了更好地认识大安北油田葡萄花储层特性,并为大安北油田勘探开发提供依据,通过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分析和电镜分析等研究手段,详细分析研究了大安北油田葡萄花储层岩石的基本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葡萄花储层岩石类型主要有细砂岩、粉砂岩、中砂岩、不等粒砂岩和砂砾岩,含油砂岩以粉砂岩和细砂岩为主;组成储层砂岩的碎屑成分有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主要以岩浆岩岩屑和变质岩岩屑为主,据此可以认为葡萄花油层储层砂岩大多为长石岩屑粉砂岩或长石岩屑细砂岩;储层砂岩的填隙物成分主要为各类粘土矿物和碳酸盐类矿物,由于储层岩石高含泥质和钙质,使储层砂岩具有低孔、低渗的特征;储层的主要损害因素为速敏、微粒运移、酸敏和水敏损害.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李留仁,赵艳艳
为了搞清楚低渗透油田注水和注气开发的效益,以安塞油田坪桥区特低渗透油田为例,应用三维三相全组份模型,对低渗透油田的注水开发和注气开发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将二者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注水开发和注气开发都能有效地向地层补充能量,较自然能量开采,开发水平有很大提高,是开发低渗透油田的有效方法;注水开发和注气开发比较存在三个时期,即①前期注水优于注气;②中期注气优于注水;③后期注水优于注气;三个不同时期出现的早晚和长短受注入气组成的影响;注水采收率可达26.24%;注气采收率在14.14%~24.28%之间,注入气体越富,效果越好;提高注气效果的关键,是延迟注入气在生产井井底的突破.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5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毛军红,李黎川
为了使PID控制器参数能够在线自动调整,获得最优或次优的控制器参数,提出了基于浮点数编码遗传算法(GA)的位置伺服系统PID控制器参数在线整定算法(GACPT),设计了相应的改进遗传操作,同时提出了通过运动学习保证控制器稳定鲁棒性的适合度函数设计方法.完成一次PID控制器参数在线整定只需10min,效率较人工整定有很大提高.对一个实际机电位置伺服系统的仿真研究表明,GACPT算法能够在对象参数未知时,使系统阶跃响应趋于期望曲线,高效地完成PID控制器参数在线整定.该方法可用于数控机床位置伺服控制、过程控制等一般工业控制系统,以及机器人高精度轨迹控制系统.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3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张发展,段建婷
钻井遇到盐岩层及其它蠕变率高的地层时,套管受到内压和高外压的作用,常常引起变形甚至挤毁.对于此类地层,套管设计可行的办法是采用双层组合套管.认为双层组合套管在这类地层中,破坏是强度问题而不是失稳问题.从此点出发,采用相当应力建立了优化数学模型,利用复形法进行强度优化设计.经过多次电算,证明本文的设计是实用的,并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吴会松,谢阳,田军,李莉莉
根据当前软件开发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在保证当前开发质量及效率的前提下,还能让以后的软件开发人员重用已开发软件资源的“再用式”软件开发方法,该方法结合了面向对象及快速原型法的优点:针对软件开发中的需求多变性,用快速原型法进行需求分析,在后续的开发中,以面向对象为基础,用各种“级别”不同的可重用软部件组装系统,在对软部件不断的创建(只在没有所需部件时才创建)、重用及组合中完成系统的开发.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软件的整体开发效率.最后对该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小平,江开兰,贺泽元,汪旨银,向伟
为解决磨溪气田的腐蚀问题,研制了油溶性成膜缓蚀剂CZ3-1与水溶挥发性缓蚀剂CZ3—3,并将其复配使用.在室内采用常压、80℃静态试验和高压(高H2S气体分压、高CO2气体分压)、80℃静态试验评价了CZ3—1和CZ3—3复合使用时于含H2S、CO2、Cl-及高矿化度等腐蚀介质中的缓蚀作用;在现场试验中采用了加拿大卡普罗克(CaProco)腐蚀监测系统考察了CZ3—1和CZ3—3复合使用时对气井地下管串及井口设施的缓蚀效果.室内评价及现场监测均表明CZ3—1和CZ3—3复合使用时在含H2S、CO2、Cl-及高矿化度等腐蚀介质中有良好的缓蚀效果.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