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南马庄油田沙三段储层特征

    张金亮,侯扬善,赖伟庆

    南马庄油田的产层为下第三系沙三段,储集砂体为浪控三角洲和湖滨滩坝相.储集岩性以细粒长石砂岩和粗粉砂岩为主.主要自生矿物为碳酸盐和高岭石、伊利石、伊-蒙混层、绿泥石等粘土矿物.还有少量自生石英和长石矿物.储集孔隙以次生粒间孔隙为主,其形成机制与有机质的热演化有关.储层物性虽好,但存在明显的层内、层间和平面非均质性.油层分布受岩性和构造的双重控制.

    1996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78 ]
  • 内蒙古西部盆地构造特征及其含油气远景

    白玉宝

    内蒙古西部盆地是一个发育在前中生代基底上的中生代盆地,其内部被两个隆起带分隔为六个拗陷,并沉积了侏罗-白垩系两套生油层系,与有关储集岩、盖层相组合,具有形成多种类型油气藏的可能性.如能加快该盆地油气勘探步伐,则有可能获得一定的突破.

    1996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85 ]
  • 山西省柳林奥陶系马家沟组第五段第一亚段的白云石化作用

    王宝清,张金亮

    山西省柳林奥陶系马家沟组第五段第一亚段主要由白云岩组成,顶部为灰岩、沉积于浅的、局限的、低能、基底起伏小、蒸发作用强的克拉通内陆表海环境下.白云石的δ13C值为-8.1~0.1‰,平均-3.0‰;δ18O值为-10.9~7.1‰,平均-8.9‰;白云石的碳氧稳定同位素值与泥晶方解石差别不大.准同生白云石的δ13C为-4.9~0.1‰,平均-2.1‰;δ18O值为-10.3~-7.1‰,平均-8.7‰.成岩白去石的δ13C值为-8.1~-3.3‰,平均-5.4‰;δ18O值为-10.9~-7.7‰,平均-9.2‰.白云石的Fe2O3含量为0.51%~2.99%,平均1.36%,白云石较泥晶方解石的铁含量高.白云石的Sr含量为13~47(10-6),平均23(10-6),白云石和泥晶解石的Sr含量均低.白云石较方解石的晶胞体积减少12.7%左右.白云石化所引起的体积缩小,产生了大量的晶间孔.有利于淡水的渗透、淋滤,晶间孔进一步改造,形成了晶间溶孔和溶蚀孔、洞、缝.白云石样品的MgCO3含量几乎都大于50mol%,白云石化,是淡水与富镁海水混合的结果.

    1996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9 ]
  • 南马庄油田马2断块花状构造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候扬善,张金亮,赖伟庆

    从地震剖面精细解释出发,结合区域应力场进行分析,指出马2断块存在负花状构造,并对其与油气藏的关系进行分析,进而指出断层发育与注采井调整和剩余油分布的关系.

    1996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02 ]
  • 牛居油田马圈子油层沉积相类型初探

    赖伟庆,张金亮

    牛屠油田东营组马圈子油层为牛居油田主要油层。该油层沉积相环境为一套河湖交互相.陆上辫状河沉积砂体可划分为河道底部沉积单无和河道充填砂坝沉积单元;水下辫状河道粒度变细,河道砂坝发育较差,并向曲流河道转变.除水下河道砂体外,还发育与河道伴生的砂坝和砂席.这些砂体形成了重要的层状构造油藏.

    1996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00 ]
  • 地下流体压力分布及其与油气分布间的关系

    金晓辉

    通过对流行的几种流体流动型式的分析讨论,揭示出不同流动型式流体压力的控制因素.结合油气田勘探开发实例,指出过剩压力或流体势的大小是控制油气运移方向及聚集地区的主要因素;压力或流体势的演变史影响着油气运移、聚集乃至破坏的过程,现压力的分布也影响着钻井工程的实施和合理开发方案的制定;对地下流体压力分布及演变规律的研究将有助于加深对油气成藏规律的动态认识.

    1996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05 ]
  • 胡状集油田沙三~3亚段浊积岩沉积特征

    赖伟庆,张金亮

    胡状集油田沙三~3亚段浊积岩除了发育鲍马层序外,还发育有各种准同生变形构造、槽模、大型交错层理、浪成沙纹层理和深水遗迹化石.该浊积岩复合体为一浊积扇体系,水道浊积岩由砾质和砂质高密度浊流沉积序列组成,而非水道浊积岩则主要由经典浊积岩组成.

    1996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98 ]
  • VPS高阶有限差分正演模型

    李锐坚

    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声波方程.较好地应用吸收边界、自由边界及震源,成功地模拟了地下半无限非均匀介质中声波传播的物理过程;获得了能清楚分辨反射波、多次波、绕射波等各种波型的声波VPS剖面.该方法可用于计算构造任意复杂的地震模型.用精度较高的四阶差分格式代替传统的二阶差分格式求解声波方程,得到高精度的差分解.各种构造模型的计算实例表明,此方法已达到实用水平.

    1996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80 ]
  • 陕北斜坡延长组泥岩压实特征

    刘勇,雷天成,孙冬胜

    以探井泥岩压实曲线为基础,对陕甘宁盆地陕北斜坡延长组泥岩压实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正常压实趋势明显且一致性较好.欠压实现象普遍发育于长4+5及长6油层组,保持压实与排水平衡的最小声波时差为225μs/m.上覆地层遭受的剥蚀量达1800~2500m,泥岩的欠压实成为本区油气运移的主要动力之一.

    1996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95 ]
  • 大洼──昌图凹陷的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

    孙冬胜,刘勇

    大洼─昌图凹陷是铁岭─昌图盆地内的一个次级负向构造单元,是在海西褶皱带基底上发育起来的一个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的早断晚拗型凹陷.依其构造及沉积特征,并结合我国东部中生代的构造特点将其演化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凹陷的孕育期、断陷期、拗陷期及萎缩消亡期.并运用板块理论对其演化的动力学机制进行探讨.最后通过构造对生储盖的控制作用,指出有利的勘探部位.

    1996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95 ]
  • 子北油田主力油层微观非均质性研究

    雷天成,刘勇

    以孔隙度、渗透率为主线,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区内长4+5及长6油组的位置特征数,离散性特征数,平面非均质性,纵向非均质性作了研究.分析了造成微观非均质性的原因.认为本区微观非均质性严重,造成微观非均质性的原因是岩性特征及后期成岩作用.

    1996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97 ]
  • 神经网络技术识别水淹等级的应用

    罗继红

    油田开发阶段,由于注水驱油的开发方式导致油层水淹.如何判别水淹等级是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它对于了解油田开发状态,确定剩余油的分布,制定后期开发方案等都起着积极的作用.神经网络具有极强的自学习能力和推广能力,应用神经网络对某油区进行水淹等级识别,实际资料处理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1996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