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子齐,谭成仟,夏克文
针对埕岛油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测井多并分析技术,主要包括对测井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测井曲线为基础进行岩心的深度归位及测井曲线校正.通过油田10多口井资料的分析和处理,并以埕北102、201和斜2井计算的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和含水饱和度数值与岩心分析值相对比,说明了上述分析方法和处理技术的有效性和实用价值.
199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建军,张绍槐,狄勤丰,赵业荣
在塞平-1井固井工艺设计中,为提高固井质量,大斜度进段和水平段采用了多扶正器套管串结构.多扶正器套管串在弯曲井眼的下套过程中,一方面由于井眼的空间弯曲,另一方面由于扶正器的存在增加了套管串的刚度,会使套管串在弯曲井段内所受的井壁支持力和摩阻升高,容易发生硬卡和自锁,增加了下会难度.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从力学理论出发,研究了多扶正器套管串在弯曲并段下套过程中的摩阻,给出了由于井眼弯曲造成的附加支持力和附加摩阻计算公式,并采用这些公式对塞平-1井1396m~1476m弯曲并段内扶正器套管串和摩阻进行了理论预测,该预测结果与后来的实测资料较一致.文中还从强度、刚度、固并质量、预防硬卡和自锁等方面综合考虑,对塞平-1井弯曲井段多扶正器套管串结构的适配性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套管、扶正器选型和合理搭配的建议,为套管器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199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李育良,康建中,李循迹,胡志祥
为保证钻井装备在风沙大及气温高的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塔里木油田采取了许多保护措施.本文介绍5项保护措施:(1)防沙棚防护技术(2)柴油机进气系统防沙技术,其特点是3级过滤机构的第一级为旋风管式粗滤器,细沙在离心力作用下沿筒体边缘下落而分离出来;(3)直流电动机冷却系统防沙技术──在冷却风道上加装分离器,冷却风中的细沙被分离器阻挡,不能进入电动机气隙;(4)润滑油贮输系统防沙技术──采用密闭贮输系统,使现场油品不外露;(5)电磁涡流刹车装置冷却技术──采用输流式风机强制冷却系统。以上措施对钻井装备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
199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屈撑囤
表面活性剂在多孔介质中的吸附损失是降低其驱油效率的重要因素,降低表面活性剂在多孔介质中的吸附量可提高其驱油效率.热采添加剂是一种非离子型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它的胶束溶液常应用于稠油油藏的蒸气吞吐或蒸气驱中.本文对胶束溶液中热采添加剂在石英砂表面的吸附及醇对吸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0℃时,热采添加剂在石英砂表面的吸附达到平衡需要20h,吸附等温线不服从Langmuir吸附等温线,平衡吸附量为1.8mg/g砂.醇可使吸附量降到0.8mg/g砂以下,且醇分子量低,分子中羟基数多,加入量大,吸附量低.
199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钧,王国庆
针对钻井实时计算具有实时性、确定性功能分布、系统复杂性等特点,利用传统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工具,构成了满足实时计算要求的钻井实时计算系统.该系统对外部物理过程的状态进行监视.按照一定的数学模型或经验模型进行计算或推理,并根据计算结果或推理结果作出相应的决策,以实现预定的目标.该技术已用于塔里木油田研制的钻井实时监测系统中.完成了该项目所要求的钻井参数的实时采集、实时传输、实时显示、打印、报警、钻井参数入库等功能.
199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金钟
根据弹性波波动微分方程相对于伽里略坐标变换的不变性,导出了弹性波各种参数(波速、频率及波长)的变换公式得出了多普勒效应的普遍表达式,还权步讨论了弹性波强度的变换问题.
199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建华,屈世显,刘振华,罗俊
分形生长DLA模型的出现,深化了人们对非平衡生长现象的认识,揭示和解决了一些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各种改善和修正的DLA模型的出现,丰富了人们对DLA集团的认识,DLA集团不再具有统一的无序分形各向同性的特征,而是和网格及模型有关.在DLA模型中考虑粒子吸附几率后,可以反映流体驱替过程中界面张力效应,尤其是可用于模拟流体驱替过程中粘性指进现象的动力学演化过程,为描述粘性指进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的手段.
199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刘塞立
从理论上说明离散余弦变换(DCT)和离散傅里对变换(DFT)之间的连系与差别.用协方差的相关性说明DCT优于DFT.
199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8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刘大宏
分别给出BCK-代数,蕴涵BCK-代数,BCI-代数及蕴涵BCI-代数的一个等价公理系,说明了蕴涵BCI-代数是蕴涵BCK-代数的自然推广,亦说明了蕴涵性是“双B”代数的“固有属性”.
199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子齐,谭成仟,夏克文
针对埕岛油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测井多并分析技术,主要包括对测井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测井曲线为基础进行岩心的深度归位及测井曲线校正.通过油田10多口井资料的分析和处理,并以埕北102、201和斜2井计算的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和含水饱和度数值与岩心分析值相对比,说明了上述分析方法和处理技术的有效性和实用价值.
199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蔚远江,何远碧,杨友运
塔里木盆地塔中4井区石炭系CI油组为石英砂岩类碎屑岩储层.通过对该区3口井的岩芯、薄片观察及有关资料分析,识别出了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溶解作用、交代作用及自生产矿物的形成5种成岩作用类型;划分出准同生期、早成岩期、晚成岩A期和晚成岩B期4个成岩阶段;分析了剖面上的成岩共生序列及各阶段的成岩演化特征,并指出本区在成岩演化过程中至少存在两期油气运聚:一期在早成岩晚期至晚成岩A期之初,另一期在晚成岩A期的末期.
199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2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金晓辉
地层埋藏史研究是借助计算机恢复地层古厚度,动态地再现盆地的沉积发育过程.本文在泥岩压实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建立了该区的压实厚度恢复模型和泥质岩声波时差与孔隙度的转换关系,恢复了旱第三纪末期地层的剥蚀厚度.利用反演法恢复了连续沉积地层和不连续沉积地层的古厚度.编绘了单井埋藏史图和沉降幅度对比图等.在此基础上动态地对比分析了研究区不同凹陷的沉积发育史,并预测了可能的生油气层段和可能油源岩的生烃、排烃时期和条件.指出了有利的油气远景区.
199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远坤
东辛油田断裂多、含油气规律、油气藏类型复杂,搞清其地质特征及含油气规律对后期开发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东辛油田的构造特征及储集层特征、油藏的类型及含油气特征,提出了进一步’开发东营组油层的建议,如,东一段以稠油开发为主的工艺技术攻关,解决防砂问题.突出东三段的开发.分析表明,东营组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和价值.
199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屈撑囤
表面活性剂在多孔介质中的吸附损失是降低其驱油效率的重要因素,降低表面活性剂在多孔介质中的吸附量可提高其驱油效率.热采添加剂是一种非离子型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它的胶束溶液常应用于稠油油藏的蒸气吞吐或蒸气驱中.本文对胶束溶液中热采添加剂在石英砂表面的吸附及醇对吸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0℃时,热采添加剂在石英砂表面的吸附达到平衡需要20h,吸附等温线不服从Langmuir吸附等温线,平衡吸附量为1.8mg/g砂.醇可使吸附量降到0.8mg/g砂以下,且醇分子量低,分子中羟基数多,加入量大,吸附量低.
199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康建中,李育良,胡志祥,李循迹,周年
塔里木油田为了解决沙漠井队的生产和生活用水,采用了3种沙漠地下咸水的淡化装置:第一种是压汽蒸馏装置,这种装置将加热后的饱和蒸汽进行压缩,升温,然后再进入加热室,冷凝成为饱和水(淡化),并继续放出部分热量.第二种是反渗透装置,就是在外界压力作用下将苦咸水通过半透膜,该膜只能通过纯水,不能通过溶质,从而分离出纯水.第三种是电渗析装置,即在电场作用下,利用阴、阳离子交换膜对溶解液中阴、阳离子的选择透过性使溶质和溶剂分离.本文对上述3种装置的组成、工作原理、基本参数、优缺点以及使用情况加以介绍.还简要介绍了沙漠井队使用的两种小型软化水处理设备.
199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梅文荣,张绍槐
地层损害问题广泛存在于现场作业的各个环节,严重影响地下油气的采收,是石油工业难以对付的问题之一,因此如何正确识别出地层损害类型,是选择恰当处理措施的关键所在.本文将人工神经网络用于识别地层损害类型这一研究中,获得了成功.神经网络由于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和容错能力,因此能根据现象准确地推断出地层损害类型来,使得这一研究具有快而准、使用方便的特点.
199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汤楠,林森林
可编程控制器联网系统中的上位通讯功能,是实现控制系统上位计算机集中监视、集中控制和集中管理的关键.本文以SYSMAC-C系列中的C1000H可编程控制器上位通讯为例,探讨了有关软件硬件的原理及组成.在通讯协议及网络硬件的基础上,作者通过上位机的可编程异步通讯接口8250开发了以查询式和中断式两种方式分别实现的C1000H上位通讯软件.经过系统的调试与运行,证明方法正确、方案可行,可以方便地进一步实现各种上位操作功能.
199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蔚远江,何远碧,杨友运
塔里木盆地塔中4井区石炭系CI油组为石英砂岩类碎屑岩储层.通过对该区3口井的岩芯、薄片观察及有关资料分析,识别出了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溶解作用、交代作用及自生产矿物的形成5种成岩作用类型;划分出准同生期、早成岩期、晚成岩A期和晚成岩B期4个成岩阶段;分析了剖面上的成岩共生序列及各阶段的成岩演化特征,并指出本区在成岩演化过程中至少存在两期油气运聚:一期在早成岩晚期至晚成岩A期之初,另一期在晚成岩A期的末期.
199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2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金晓辉
地层埋藏史研究是借助计算机恢复地层古厚度,动态地再现盆地的沉积发育过程.本文在泥岩压实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建立了该区的压实厚度恢复模型和泥质岩声波时差与孔隙度的转换关系,恢复了旱第三纪末期地层的剥蚀厚度.利用反演法恢复了连续沉积地层和不连续沉积地层的古厚度.编绘了单井埋藏史图和沉降幅度对比图等.在此基础上动态地对比分析了研究区不同凹陷的沉积发育史,并预测了可能的生油气层段和可能油源岩的生烃、排烃时期和条件.指出了有利的油气远景区.
199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远坤
东辛油田断裂多、含油气规律、油气藏类型复杂,搞清其地质特征及含油气规律对后期开发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东辛油田的构造特征及储集层特征、油藏的类型及含油气特征,提出了进一步’开发东营组油层的建议,如,东一段以稠油开发为主的工艺技术攻关,解决防砂问题.突出东三段的开发.分析表明,东营组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和价值.
199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王文斌,武晓青,黄志超
通过研究我国东部某构造仅有的Q-1井垂向上8个层位水化学特征,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得出该构造油气藏保存条件良好,并认为本区在渐新世末期曾经有过大的构造运动.通过研究认为,水化学特征的分析应与油气地质特征结合起来,这样,研究的结果才能反映真实的地质历史,才能回答现今油田水化学景观演变于今的客观规律.
199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周叶,王家华,林豪
采用单井控制面积权衡方法可以计算油藏的储量.该方法认为观测数据的权值与观测点的疏密有关:在观测点密集的地方,观测数据的权值较小,而观测点稀疏的地方,观测数据的权值则较大.其关键是如何计算每个观测数据的权值.通常这个权值定义为观测点控制区域的面积.该方法的特点是可以把一个任意复杂的边界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边界问题来处理,从而可计算复杂构造油藏的储量.该算法已在微机上实现,并投入生产.
199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6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康建中,李育良,胡志祥,李循迹,周年
塔里木油田为了解决沙漠井队的生产和生活用水,采用了3种沙漠地下咸水的淡化装置:第一种是压汽蒸馏装置,这种装置将加热后的饱和蒸汽进行压缩,升温,然后再进入加热室,冷凝成为饱和水(淡化),并继续放出部分热量.第二种是反渗透装置,就是在外界压力作用下将苦咸水通过半透膜,该膜只能通过纯水,不能通过溶质,从而分离出纯水.第三种是电渗析装置,即在电场作用下,利用阴、阳离子交换膜对溶解液中阴、阳离子的选择透过性使溶质和溶剂分离.本文对上述3种装置的组成、工作原理、基本参数、优缺点以及使用情况加以介绍.还简要介绍了沙漠井队使用的两种小型软化水处理设备.
199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梅文荣,张绍槐
地层损害问题广泛存在于现场作业的各个环节,严重影响地下油气的采收,是石油工业难以对付的问题之一,因此如何正确识别出地层损害类型,是选择恰当处理措施的关键所在.本文将人工神经网络用于识别地层损害类型这一研究中,获得了成功.神经网络由于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和容错能力,因此能根据现象准确地推断出地层损害类型来,使得这一研究具有快而准、使用方便的特点.
199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汤楠,林森林
可编程控制器联网系统中的上位通讯功能,是实现控制系统上位计算机集中监视、集中控制和集中管理的关键.本文以SYSMAC-C系列中的C1000H可编程控制器上位通讯为例,探讨了有关软件硬件的原理及组成.在通讯协议及网络硬件的基础上,作者通过上位机的可编程异步通讯接口8250开发了以查询式和中断式两种方式分别实现的C1000H上位通讯软件.经过系统的调试与运行,证明方法正确、方案可行,可以方便地进一步实现各种上位操作功能.
199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文斌,武晓青,黄志超
通过研究我国东部某构造仅有的Q-1井垂向上8个层位水化学特征,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得出该构造油气藏保存条件良好,并认为本区在渐新世末期曾经有过大的构造运动.通过研究认为,水化学特征的分析应与油气地质特征结合起来,这样,研究的结果才能反映真实的地质历史,才能回答现今油田水化学景观演变于今的客观规律.
199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周叶,王家华,林豪
采用单井控制面积权衡方法可以计算油藏的储量.该方法认为观测数据的权值与观测点的疏密有关:在观测点密集的地方,观测数据的权值较小,而观测点稀疏的地方,观测数据的权值则较大.其关键是如何计算每个观测数据的权值.通常这个权值定义为观测点控制区域的面积.该方法的特点是可以把一个任意复杂的边界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边界问题来处理,从而可计算复杂构造油藏的储量.该算法已在微机上实现,并投入生产.
199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6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王建军,张绍槐,狄勤丰,赵业荣
在塞平-1井固井工艺设计中,为提高固井质量,大斜度进段和水平段采用了多扶正器套管串结构.多扶正器套管串在弯曲井眼的下套过程中,一方面由于井眼的空间弯曲,另一方面由于扶正器的存在增加了套管串的刚度,会使套管串在弯曲井段内所受的井壁支持力和摩阻升高,容易发生硬卡和自锁,增加了下会难度.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从力学理论出发,研究了多扶正器套管串在弯曲并段下套过程中的摩阻,给出了由于井眼弯曲造成的附加支持力和附加摩阻计算公式,并采用这些公式对塞平-1井1396m~1476m弯曲并段内扶正器套管串和摩阻进行了理论预测,该预测结果与后来的实测资料较一致.文中还从强度、刚度、固并质量、预防硬卡和自锁等方面综合考虑,对塞平-1井弯曲井段多扶正器套管串结构的适配性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套管、扶正器选型和合理搭配的建议,为套管器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199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李育良,康建中,李循迹,胡志祥
为保证钻井装备在风沙大及气温高的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塔里木油田采取了许多保护措施.本文介绍5项保护措施:(1)防沙棚防护技术(2)柴油机进气系统防沙技术,其特点是3级过滤机构的第一级为旋风管式粗滤器,细沙在离心力作用下沿筒体边缘下落而分离出来;(3)直流电动机冷却系统防沙技术──在冷却风道上加装分离器,冷却风中的细沙被分离器阻挡,不能进入电动机气隙;(4)润滑油贮输系统防沙技术──采用密闭贮输系统,使现场油品不外露;(5)电磁涡流刹车装置冷却技术──采用输流式风机强制冷却系统。以上措施对钻井装备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
199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钧,王国庆
针对钻井实时计算具有实时性、确定性功能分布、系统复杂性等特点,利用传统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工具,构成了满足实时计算要求的钻井实时计算系统.该系统对外部物理过程的状态进行监视.按照一定的数学模型或经验模型进行计算或推理,并根据计算结果或推理结果作出相应的决策,以实现预定的目标.该技术已用于塔里木油田研制的钻井实时监测系统中.完成了该项目所要求的钻井参数的实时采集、实时传输、实时显示、打印、报警、钻井参数入库等功能.
199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金钟
根据弹性波波动微分方程相对于伽里略坐标变换的不变性,导出了弹性波各种参数(波速、频率及波长)的变换公式得出了多普勒效应的普遍表达式,还权步讨论了弹性波强度的变换问题.
199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建华,屈世显,刘振华,罗俊
分形生长DLA模型的出现,深化了人们对非平衡生长现象的认识,揭示和解决了一些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各种改善和修正的DLA模型的出现,丰富了人们对DLA集团的认识,DLA集团不再具有统一的无序分形各向同性的特征,而是和网格及模型有关.在DLA模型中考虑粒子吸附几率后,可以反映流体驱替过程中界面张力效应,尤其是可用于模拟流体驱替过程中粘性指进现象的动力学演化过程,为描述粘性指进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的手段.
199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刘塞立
从理论上说明离散余弦变换(DCT)和离散傅里对变换(DFT)之间的连系与差别.用协方差的相关性说明DCT优于DFT.
199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8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刘大宏
分别给出BCK-代数,蕴涵BCK-代数,BCI-代数及蕴涵BCI-代数的一个等价公理系,说明了蕴涵BCI-代数是蕴涵BCK-代数的自然推广,亦说明了蕴涵性是“双B”代数的“固有属性”.
199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