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v.24;No.119(06) 24-28+32+109-110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Past Issu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方向与沉积体系分析
Analysis of the provenance direction and the depositional systems of Yanchang Formation of Upper Triassic in the southern Ordos Basin

陈飞;樊太亮;高志前;于喜通;庞正炼;

摘要(Abstract):

运用古水流、重矿物特征研究、粒度分析、薄片骨架矿物成分分析等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的物源及源区母岩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延长组存在有东北、西南、东南和西部4个方向物源.依据物源方向、沉积环境和岩石学特征,将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划分为曲流河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和深水重力流4种沉积体系,即东北方向的富县三角洲、东南方向的庙湾-宜君-黄陵三角洲、西南方向的彬县-长武三角洲,以及正西方向的庆阳-合水三角洲.详细阐述了不同三角洲沉积体系和深水重力流沉积体系的演化过程,分析了沉积体系与油气的分布关系,认为油气主要富集在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及其叠合部位,以及深水区的砂质碎屑流和浊积体等能构成岩性圈闭的储集岩体内.沉积物源的研究和沉积体系演化的分析有助于油气勘探的部署.

关键词(KeyWords):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物源方向;三角洲沉积体系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973”规划项目(编号:2005CB422103);; 中国石化勘探北方分公司生产科研项目(编号:GBFKT-07YZ-017)

作者(Authors): 陈飞;樊太亮;高志前;于喜通;庞正炼;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